近年来,邓湾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举生态旗、打产业牌、走提质路,在国土绿化和林业生产工作上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坚持造林为先,各方联动,厚植生态底色。邓湾乡紧邻淮河,保护利用好生态资源责任重大。基于这个实际,我们确定了生态立乡、绿色发展的定位,规划了以淮河廊道为“干”,以乡域交通道路、支流水系为“枝”,以自然保护地和成片林地、产业基地等生态片区为“叶”的生态体系,深入思考为什么种树、在哪里种树、种什么树、怎样种树、怎样管树等重大问题,多次召开动员会、推进会,抓谋划、抓部署、抓联动,年初以来,结合办实事、雷锋日、植树节等活动,机关开展植树活动5场次,在全乡形成了植树高潮,我乡连续3年绿化面积千亩以上,结合高标准农田和四好公路建设打造绿色廊道70公里,扮靓了乡村容貌,徐门村荣获“国家森林乡村”荣誉称号。
二是坚持护林为要,建章立制巩固生态成果。植树造林,三分栽、七分管!为确保“种一棵、活一棵、成一棵”,制定出台《邓湾乡林木管护办法》,采用政府管理同社会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明确了植树造林后期管护工作责任,运用路长制及网格化管理模式,压实了乡村站所的主体责任及护林员的管护责任,根据造林苗木成活率、保存率和长势进行考评,兑现绩效;同时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与造林公司/承包主体合作,签署移交管护责任书,全乡近2万亩林木管护责任做到了全覆盖、无盲区。
三是坚持用林为魂,提质增效做好生态文章。我们充分利用桑蚕、杜仲、花木、果树等特色经济林,大力发展林业经济,现有桑园2000亩、杜仲园1000亩、茶园800亩、花木园2000亩、果树1000亩等,拓展发展“林果、林茶、林禽、林菌”等林间经济,实现了生态效益和产业效益双丰收,助推了群众增收和贫困人口脱贫。我们主打桑蚕文化,绘绣桑园美景,大力发展文旅经济,积极筹备首届桑蚕文化节,届时诚邀各位能够相约邓湾,共享盛举。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下一步,邓湾乡将对标县委县政府的各项要求,以更大自觉、更高标准抓好贯彻落实,为建设森林淮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