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部门单位信息公开 > 乡镇信息公开 > 谷堆乡
栉风沐雨秉初心 砥砺奋进谋发展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努力奋斗
来源:谷堆乡时间:2021-05-30浏览量:
分享:

  谷堆乡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乡党委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突出重点带全局,创新举措抓推进,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为全面落实乡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在县级荣誉中由突出进步乡镇到十佳乡镇;在市级荣誉中先后获得市级文明乡镇、市级信访“四无”乡镇;在省级荣誉中获得省级绿化模范乡镇、省级卫生乡镇、省级“四组一队”示范乡镇;朱湾村更是获得了全县唯一的全国法制示范村荣誉称号。全乡实现了持续快速和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的奋斗历程值得铭记,五年来的耕耘硕果尤应珍惜。我们主要抓了六个方面工作。

  一、党建引领强有力,组织建设开新局

  理论学习抓的“紧”。乡党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以此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注重以上率下学懂弄通做实。先后召开32次党委(扩大)会议、56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进行传达学习部署,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血液、铸入灵魂。突出分类分层组织学习,乡党委委员带头入村讲党课、开展培训,村党组织书记同时开展各类宣讲。五年来,全乡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乡村组干部集中轮训,累计培训干部近10000人次。

  宣传载体用的“好”。发挥好村广播、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宣传阵地,多形式、多维度开展宣传报道,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作出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网络,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统一行动。

  传承三股劲,争做四种人,积极争创五面红旗,开展党建八大工程。持续推进“严乡强村育新计划”,定期开展“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活动,以观摩明亮点、树标杆,找差距、补弱项,抓整改、促提升,24个村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局面。认真组织村“两委”换届工作,高质量完成了换届任务。村“两委”换出的高质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队伍、人才支撑。

  特色发展做文章,乡村振兴真可期组织“强”在产业上。

  五年来,我们按照抓党建促产业、兴产业强党建的思路,推动党建与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各支部在产业上练就了谋划项目的能力,练就了推动发展的能力,练就了引领群众参与的能力。依托“党建联盟+产业联盟”,谷堆乡的特色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由“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目前,以蔬菜产业为带动,中草药、莲藕、芡实、优质稻、弱筋小麦等特色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特别是作为全县蔬菜产业领办乡镇,覆盖全县12个乡镇、43个种植专业合作社及村集体经济组织蔬菜种植面积达1.8万亩,带动了全县蔬菜产业抱团发展、做大做强。

  人才“兴”在产业上。大力实施人才回归工程,吸引20多名人才返乡扎根产业一线。恒滨纺织、永吉铅笔板厂等纷纷建成投产,“淮秀园”内建起营辉纺织、熊氏纺织、嘉润纺织等厂,以组织建设为引领,乡村合作社、家庭作坊、小微企业等如雨后春般笋建立起来,谷堆乡的招商引资工作连续三年位居全县前列。其中优秀代表河南营辉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吴营获“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

  群众“富”在产业上。在党组织强有力的引领下,各支部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培育、引领、服务,产业兴起、企业回归、能人带动,通过“党组织+企业+群众”等形式,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全乡特色产业总带贫困户叠加就达到了3982户,群众在产业上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大攻坚出实招,决战决胜谱篇章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历经五年决战攻坚,一仗接着一仗打,累计脱贫1927户7202人,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监测户39户190人及边缘户44户173人均已消除致贫风险点,全面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五年来,全乡扶贫资产总值已达到9812.9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3172元。道路硬化从村村通到组组通,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新建全面完成,环卫队伍持续稳固,技术培训形成常态化。高质量的脱贫攻坚引领了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环保攻坚成效显著。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谷堆乡环保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建立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制度,落实党政领导24小时值班、乡村干部24小时值守、广大农民群众常态化配合的秸秆禁烧工作机制,实现全乡无重大火点目标。严格落实河长制,淮河水质持续向好,水质监测全面达标,河长制工作获得县级先进集体称号。五年来,生态廊道建设、农田防护林建设、路林渠配套建设等逐年持续提升,连续五年获得林业生产先进单位,连续五年夺得农田水利的“淮河杯”“淮河牌”。空气质量明显向好,特别是2020年7月份空气质量进入全市第16名,成为截止目前全县唯一一个空气质量进入市级前20的乡镇。

  风险防控扎实有效。谷堆是人口大乡,我们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信访、安全稳定等问题,强化措施,实行三级包保责任制。对信访、安全稳定问题,高度重视,形成合力,逐个研判,逐项化解,到市、县上访总量逐年下降,赢得了谷堆大局的稳定,“无访”村越来越多,市信访工作“四无”乡镇持续巩固,工作重心由保稳定转向谋发展上。

  扫黑除恶成效显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扫黑除恶相关会议的精神,以十九大及各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扎实开展扫黑除恶工作。我们立足高标准、着眼新形势、依托新载体,快速行动、严密摸排、形成声势,扎实开展了一场扫黑除恶的正义行动。扫黑除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获得了县扫黑除恶工作先进乡镇。

  疫情防控践行使命。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乡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疫情防控期间,广大党员干部、成功人士、群众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捐助善款、物折合达22万余元,充分体现了谷堆干群的爱心与担当。危急时刻党员在,生死关头党旗红,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全乡28个疫情防控战“疫”党支部把全乡分为223个网格,全方位、无死角,编织了一张严密的基层疫情防控“保护网”,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全面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赞誉。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党的建设结硕果,乡风民风争向上党建带妇建创特色。

  全乡成立24支160人的娘子军队伍,在管好留守儿童、关爱留守老人,在疫情防控、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安全稳定、综治平安建设等方面,彰显妇女风采,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申营村被河南省妇女联合会认定为首批示范“四组一队”。

  党建带宣传创品牌。突出抓好新闻宣传,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讲好谷堆故事、传播谷堆好声音。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成以来,开展活动约100余场次,受众达近万人次。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向“学习强国”、人民网、中国日报、河南日报、大河网、融媒体等主流媒体推送图片、文字、等优秀稿件40余个(条),立体展示“美丽谷堆乡”新形象,持续传播谷堆好声音。获得了全县新闻舆论先进单位称号。

  党建促创建结硕果。在党建的引领下,乡直单位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谷堆一中、谷堆三中同时创成了市级“文明校园”;各村以文明村、红旗村、示范村等创建活动为依托,朱湾、杨湾、刘营、申营等创成了一大批先进村、红旗村、示范村;依托脱贫攻坚扶贫扶志,开展星级文明户、脱贫示范户、最美家庭等不同形式评选活动,共评选各类先进2600余名,谷堆乡获得了全县群众文化活动先进单位,并成功创成了市“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五、保障民生下功夫,谷堆人民增幸福民生实事用心用力。乡党委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密对接群众需求,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五年来,累计户厕改造3658户,危房改造1257户,累计办理低保1867人,办理五保73人次,办理高龄津贴835人,争取上级资金投入150万元对谷堆乡第一敬老院进行全面提升,乡筹资修新建谷堆乡幸福大院,争取县资金对原王围小学进行改造,建成王围村日间照料中心。残疾、医疗、教育等各类保障扎实巩固,全力织密织牢了社会保障网。

  教育工作难中取胜。谷堆乡与县城交界,优秀生源向县城流失严重。但我们依旧紧抓教育工作不放松,克服重重困难,特别是疫情期间,对中小学学生采取网上教学,取得很好的成效,教育工作取得优异成绩,连续两年获得全县嘉奖。

  基础建设持续推进。坚持抓项目、打基础、增后劲、管长远,严格执行村庄规划,不断完善服务功能,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来,道路硬化达160多公里,由村村通到组组通,各村均实现了“六通四有”,并实现了村村通公交。

  农村环境全面提升。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乡495名保洁人员分包路段,持续整治“大环境”,常态化清洁“小空间”,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村面貌不断提升。

  从严治党强有力,党的作风实正真提升党员干部作风。

  坚决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四责协同”机制建设,用好“阳光村务”小微权力平台,持续深入整治不作为慢作为、“庸懒散”等作风顽疾,五年来,共开展作风督查124次,发出通报63起,通报乡村干部117人;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问责处理78人次;受理来信来访63件,办结60件,立案43件,党纪处分43人,追缴违纪资金2万余元。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大转变,能力得到大提升。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和落实好“一岗双责”责任制,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好组织生活会,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建设了一支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

  扎实开展警示教育。积极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通过以案促改,深挖违规违纪问题背后反映出的廉政风险点和制度漏洞,使以案促改真正起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方”的效果;在重要节点,乡村同步开展警示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同志们,过去的五年,是乡党委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奋斗,开拓创新的五年;是各项改革不断深入,乡域经济加快发展的五年;是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乡村面貌大为改观的五年;是全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是乡党委大胆谋划、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排除一切干扰,战胜各种困难,发展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全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成绩可圈可点!

  同志们,过去的五年里,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乡党委就一系列重大问题及时、果断地做出了决策。五年的实践证明,乡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是科学的、正确的、有效的。我们今天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历任党委政府打下良好基础的结果,凝结着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充分体现了全乡上下众志成城、团结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在此,我代表乡党委向全乡党员干部群众,向离退休老同志,并通过你们向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体会是:

  必须坚持把政治作为第一能力。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面对国家一波接一波的好政策,面对全县发展的大好形势,面对乡镇之间比学赶超的发展竞争的局面,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两个更好”的殷殷嘱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定不移地把项目争取和产业发展作为加快发展的头等大事,进一步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党政班子共同抓,全乡干部群众合力抓的大好局面。

  必须坚持把民生作为第一要求。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起,把好事办在群众心坎上,把实事办在群众急需时,使广大群众切切实实得到实惠,这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更是发展的最终目的。

  必须坚持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要切实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和关键环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村党组织书记要强化“守土有责”的责任意识,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正确处理各类信访纠纷,切实承担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必须坚持把实干作为第一本领。成事在人,关键在干,我们要发扬“一级干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工作作风,努力营造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和不出事的浓厚氛围,形成心齐、气顺、劲足、风正的生动局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发展动能不足,创新意识不强,产业发展特而不优,特而不强,传统产业转型艰难,民生领域还有短板,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安全稳定任务繁重,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还不够健全;党的建设还有薄弱环节,少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还不够,部分党员干部担当意识不强,服务能力不足,作风转变不彻底,畏难情绪较重,克难攻坚、奋力拼搏的劲头不足,与人民群众的期待有差距。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认真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不断开场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更是加快发展、快速崛起的决战时期。我们要在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这为我们做好将来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必须准确把握、落实见效。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各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不断提高我乡综合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十四五”开好局、全面建设现代化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今后五年,我们要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扎实开展工作。

  一、坚持高站位推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向心力。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弘扬时代旋律,打好意识形态工作主动仗。

  夯实基层基础,增强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引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和完善“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制度,更加注重党建活动与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相结合,真正达到党建引领作用,推进乡村振兴,加快谷堆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弘扬真抓实干、一抓到底、铸铁有痕的优良作风,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作风顽疾,深化作风建设,健全并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制和督查问责机制,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引导乡村干部争分夺秒干事业、只争朝夕抓落实。

  二、坚持全局性谋划,全面增强发展后劲

  谋远做实,锁定产业发展。以党建为引领,结合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五年过渡期,大力发展产业。条沿淮生态经济带。我乡是淮河沿线重点乡镇的优势(沿淮河12个行政村),抓住淮河经济生态带建设机遇,发展沿淮生态、观光、休闲农业为主的产业。围绕从朱湾、申营、刘营到徐围为主导,打造蔬菜种植交易市场,建标准化大型冷库;在周庄、杜营一带拟再发展1500亩的中草药种植;依托信阳淮滨港,打造临港现代产业园,集特色瓜果、蔬菜种植、采摘加工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产业园区;在栗园、徐围沿淮地带,打造花木种植为主花木基地;沿思河沿线杨湾、杜湾等发展莲藕、芡实等水生蔬菜种植。个蔬菜产业链条。围绕党建+产业联盟,持续做大做强以蔬菜产业为主的果蔬采摘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做强精深加工,培育特色品牌。在朱湾村新建智能连栋温室大棚;在申营村新建6栋钢构日光温室,1栋净菜包装车间;在刘营、杜营新建150栋绿色蔬菜栽植钢构单层大棚;在徐围新建40栋双层钢构大棚,几类项目总投资2000余万元(其中政府投资1310万元),部分项目已经处于实施阶段。 个产业区。利用我乡紧邻临港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和我县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谋划好产业集聚南区发展文章。发挥淮河特大桥(淮河二桥)贯通、国道328穿境而过的优势,抓住产业发展南移的机遇,建立临港产业集聚南区;结合临港经济,用好紧邻港口、一河之隔的区位优势,谋划发展仓储物流业、新能源。个粮油基地。沿白鹭河、淮河半包围的孙岗、王围、唐店、冷营等村,建设绿色生态粮油基地,打造生态高效观光农业基地。

  标新立异,突出“四个谷堆”建设主题,擦亮底色。

  抓好“四个谷堆”建设,树立谷堆新形象,提升环境文化软实力,构筑发展硬支撑。 全县营商环境越来越优,我乡继续以“3316”为抓手,2021年我们已经谋划项目10余个(其中3个已经入库),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持续已呈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劲态势。 持续用好“三大平台”、开展“三大课堂”,建强理论学习,即学党史,学德孝,学礼仪。用学习引领群众知礼守法,讲文明、树新风,持续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朱湾、杨湾、刘营等村已经创成美丽乡村,我们将加大力度,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更多的行政村创建成美丽乡村。 谷堆乡已成功创成市级文明乡镇,朱湾村创建成市级文明乡村;谷堆一中、谷堆三中创成了市级文明校园,下一步我们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持续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三、坚持高品质融合,全面加快乡村振兴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家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力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实现全年零火点目标;继续做好“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工作。

  培育文明乡风,建设文明乡村。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弘扬真善美,传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充分运用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促进乡村移风易俗,弘扬优良传统礼俗,持续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最美庭院等创建活动。

  四、坚持高水平保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巩固脱贫成效,提升“小康指数”。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各级督查暗访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全力夯实“两不愁三保障”基础;强化兜底保障能力,严格落实教育、医疗、低保等保障性政策,做好后续帮扶工作,坚持一对一跟踪问效。

  办好民生实事,提升“幸福指数”。着力改善民生,不断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落实好农村低保、贫困救助等各项惠农政策,已争取污水处理厂项目,投资近690余万元,项目建成后,更大的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

  各位代表、同志们,时代眷顾奋斗者,星光不负赶路人。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争出发展精气神,走出发展新路子,为高质量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向着实现我们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拼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