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部门单位信息公开 > 乡镇信息公开 > 栏杆办事处
栏杆街道“争先进位谋出彩”情况汇报
来源:栏杆办事处时间:2021-08-11浏览量:
分享:

  栏杆街道“争先进位谋出彩”情况汇报

  1、巧借碧水喜弄潮 占尽东方第一村

  ——栏杆街道王湾村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助推乡村旅游

  王湾村位于两省三乡七村交界处风景秀丽的洪河岸畔,四面环水,土地肥沃,风景如画。在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助推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以“水”为媒,做“活”水文章。依托该村“四面环水,水资源多,自然风景好”的独特优势,建设沿河生态观光走廊、水上乐园、儿童游乐园、观光亲水平台、休闲垂钓等项目;二是以:“地”为媒,做“强”果蔬业,依托该村土地肥沃、群众有种植蔬菜和果木的良好传统,规模化发展生态蔬菜和果木采摘园,通过露地、大棚、温室相结合的方式,建设生态蔬菜采摘园、草莓采摘园、葡萄采摘园、仙桃采摘园、猕猴桃采摘园、晚秋黄梨采摘园等,让果蔬产业在全村遍地开花;三是以“景”为媒,做“实”产业链。按照“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常绿、四季如春”的标准,在该村打造“观光园、采摘园、儿童游乐园、水上游乐园、观光大道、小洪河生态廊道、游客私人体验园”等优美景点,吸引游客到王湾乡村旅游,从而带动果蔬种植产业(采摘和出售)、果蔬加工产业、水产业(水上娱乐项目和休闲垂钓)、餐饮产业(农家乐)、住宿业(民宿)以及其他乡村旅游附属产业(如茶社、出售纪念品等)一条链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

  在具体产业发展培育方面,一是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景观道路打造、观光亭、小游园、亲水平台、绿化、美化等)上,主要还是靠申请政府项目支持;二是在旅游具体项目建设上,主要是支部牵头,党员示范带动,比较小的项目动员扶持全民参与(比如采摘园、农家小院、民宿、出售农产品和纪念品、小卖部、茶社、游客私人体验区等),一些较大项目(比如儿童游乐园、大型农家乐、100亩以上采摘园等),主要是合作社具体操作,动员本村、本乡一些成功人士积极参与投入;一些大项目(比如水上乐园、果蔬产品加工储藏展示中心),主要还是靠一些有旅游发展经验的龙头企业介入,具体介入方式可以出资同村委会或办事处合作开发,按一定比例给村里或办事处分红。三是在旅游环境打造上,我们设立环保队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搞好环境卫生和游客服务,并在村里打造党建一条巷和孝道文化一条巷,供游客参观和借鉴。

  经过近些年的打造,我们王湾村的乡村旅游产业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村里的15.5公里循环道路已修通,打造了樱花大道等4条景观大道和1200米小洪河生态观光廊道,建成小游园4个、观光亭6个、桥头花园1个、公厕2座、文化活动中心1000多平方米,铺设和种植草坪12000多平方米、栽植风景树16000多株,安装节能型路灯165盏;发展生态蔬菜700多亩,建成日光温室和蔬菜大棚200多个,其中2020年一期新建高科技全自动大棚7个,二期15个土地已流转;正准备建设,发展生态蔬菜采摘园40多个、仙桃采摘园2个、晚秋黄梨采摘园各1个、农家乐餐饮服务中心1个;同时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引导村民发展休闲垂钓水面1000多亩。

  下一步,主要是在旅游项目打造和游客服务上很下功夫:一是拓宽果蔬采摘园规模和品种,实现四季都有采摘产品;二是再建设一批观光景点,比如打造洪河大堤及小洪河西北段生态廊道,同步建设观光亭、垂钓台、亲水平台等;三是发动群众改造或新建一些民宿、农家小院、音乐茶社、小卖部等;四是建设小洪河水上乐园项目,把洪河故道水资源优势真正挖掘出来,同步建设儿童游乐园、游客体验中心等项目;五是建设果蔬产品加工、储藏、展示、销售中心,设立直播平台,把王湾的品牌打造出来和宣扬出去。

  2、军警民携手共管 共写赵楼新篇章

  ——赵楼村“一村一警一连”共建互助活动工作简介

  淮滨县栏杆街道赵楼村位于栏杆街道西北部,辖12个村民小组,面积约4.3平方公里,人口2360人,在推进“一村一警一连”共建互助活动中,该村先行先试,成效明显。

  领导关怀,我们深感义不容辞

  赵楼村是省军区脱贫攻坚定点帮扶联系村,2016年以来,省军区领导为我村援建了村部、学校、民兵之家、卫生室、蔬菜大棚、艾草种植、主干道排水设施、人居环境改善等多个民生项目,与我村干群接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全村人民感激不尽,这次,我们赵楼村被定为“一村一警一连”建设试点村,对此,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不搞好工作对不起省军区领导的厚爱,不搞好工作对不起全村人民。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县人民武装部甄政委、县公安局黄局长多次来我村现场指导,手把手教方法、出思路,栏杆街道党工委也出人出钱出力,全程支持,为我们干好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组建队伍,我们配备精兵强将

  为确保“一村一警一连”工作扎实推进,我们严格按照上级指导意见要求,高标准建设了三支队伍:一是组建民兵连一支,编配民兵96人,设3个排9个班,民兵干部均由村“两委”成员、村民组长以及退伍军人、党员等担任;二是设立驻村警务工作站1个,由栏杆派出所派出正式民警1人驻村,与民兵连相互配合开展工作;三是在民兵连和警务站成立联合预建党支部,书记由民兵连指导员(也就是村党支部书记我)担任支部书记,副书记由连长李洪启(也就是村武装委员)担任,驻村民警黄鹏和2名排长担任委员,同时我们还在每个排设立1个党小组。

  建好阵地,我们保障有枪作战

  我村虽然没钱,但仍筹措资金10余万元,按照“六有”标准对民兵连连部、警务工作站、联席会议室等基础设施进行修整,并配齐了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巡防器材及服装等设备,警务工作站和民兵连内制度上墙,悬挂了标示牌和宣传牌,我们还制作了警民联系卡发放到群众手中,在村里醒目位置张贴驻村民警公示牌,将驻村民警的联系方式等信息进行公开,方便群众第一时间获得相关帮助。

  运转机制,我们加强联防联管

  按照“一村一警一连”共建互助“四项机制”要求,我们已召开了2次联席会议、研判村情、解决问题。同时,对1起矛盾纠纷和1起安全隐患进行了及时排查化解(一起邻里间土地纠纷,一起无证液化气散装点),由驻村民警对1起治安隐患在全村进行通报(酗酒闹事),要求村民引以为戒。同时,我们分别由驻村民警和民兵连长组织开展了1次治安巡逻培训和1次民兵常规训练。

  八队发力,我们注重为民解忧

  组建队伍、配备设施都只是前提,不发挥作用都是摆设,我们真正关注的是真干实干。我们的治安巡逻队每天坚持1次巡逻,在特殊时段和部位进行不定时巡逻管控。一次夜晚民兵例行巡逻中,在村部附近发现一名走失老人依缩在墙角,且处于饥饿状态,我们值班民兵随即送去热粥,并在多方打探下把老人送回家中;我们的突发事件应急队在春节疫情防控期间,配合村“两委”对全村外出务工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23人实施“14+1+7”严格管控,并对他们落实核酸检测;比如从北京返现人员李出现发烧症状,我们应急队员排查了解后,立即向村“两委”报告,并按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协助村医将其送往县医院处置;我们的矛盾纠纷调解队在活动开展以来,已调解了邻里植树地界纠纷、家庭夫妻矛盾纠纷、债务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5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村民李X与邻居张XX因植树地界问题发生冲突,我们矛盾纠纷调解队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往现场制止劝阻,并将双方通知到村警务站进行调解,经调解队员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最终握手言和达成了和解,我们的法律政策宣传队在活动开展中,利用广播和巡逻期间进行国防教育和法律宣传3次,特别是在征兵工作中,通过发放征兵宣传手册,积极对适龄青年和大学生应征对象进行<<兵役法>>宣传,并讲解了大学生入伍的各项优惠政策,特别是我们县出台的针对大学生入伍的各项优惠政策,经过宣传动员,我们村2021年春季共有9名适龄青年报名应征,其中大学生4人。

  事例不再列举,故事仍在继续。虽然赵楼村“一村一警一连”工作取得了一些小小成效,但因运行时间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在民兵编制方面,一些同志年龄偏大,一些同志长期外出或工作忙,参加活动次数少;二是我们开展相关活动与村里一些中心工作有冲突,影响了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三是相关制度和机制还不完善,还需探索和摸索。下一步,我们将学习借鉴兄弟村的先进经验,严格按照“四项机制”、“五联措施”、“六有标准”、“八队建设”工作要求,查漏补缺,真干、实干、快干,确保赵楼村“一村一警一连”共建互助工作,真正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平安赵楼的催化剂。同时建议上级在警力配置上多项乡村倾斜,多对基层民兵开展演练和培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