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文〔2021〕25号
关于印发《栏杆街道防范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街道各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全省、全市、全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做好栏杆街道防范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现将《栏杆街道防范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栏杆街道防范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全省、全市、全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全街道防范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水平,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结合栏杆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诈骗犯罪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以构建“全社会反诈”新格局为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先,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全面深化打防管控,切实提高群众识骗防诈意识,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在栏杆的发生,遏制案件上升势头,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损失,助力实现“两个更好”奋斗目标。
二、组织机构
成立栏杆街道防范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村(社区)支部书记、相关站所(中心)和街道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街道综治中心,负责日常工作,街道政法委员刘菊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宣传主阵地领导责任,形成党工委、办事处主抓,各部门配合,社会力量齐参与的良好局面。
1.建网入格
在全街道创建17个网格,具体负责落实各村(社区)、街道防范治理电信诈骗工作的“宣、防、管、控”任务,每个网格的网格长由所在村、社区支部书记担任。以村委会、居委会为小组,每个小组设置一名小组长;以村民小组为单元,每个单元设置一名网格员。每个网格明确一名街道反诈联席办包格人员,由网格长负责建立本网格微信群,微信群以栏杆办事处莫莫村(社区)反诈防范工作群命名。将办事处书记、政法委员、派出所长、社区民警、包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由网格长确定)、民兵及志愿者拉入群内。由街道反诈防范专班联系人将每日高发电诈警情、预警指令、涉诈重点人员稳控、电诈防范知识普及发到微信群内,网格长组织辖区内的社区民警、包村(社区)干部、网格员、民兵、志愿者第一时间与受骗群众、潜在受害人见面劝阻并及时开展宣防工作,同时建立奖惩责任机制,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2.加大反诈宣传力度
(1)各村、社区要召开专门会议,专题研究反诈宣传工作,明确职责,制作工作方案,要有工作痕迹,会议记录及工作方案要存档备查。由办事处制作《致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信》、反诈宣传标语、反诈宣传音频等资料模板,将资料发放给各网格,在辖区内进行发放,要求做到逐人见面,逐人发放《致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信》,逐人回收回执单存档备查,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各网格每个社区和村居民组要至少制作悬挂两条以上宣传横幅,街道悬挂横幅不少于二十条,特别是街道人口密集、发案量大,要在辖区内利用墙体喷绘、公告栏等固定宣传阵地宣传反诈知识;在辖区内企业、学校、医院、商超、村部、车站等地悬挂反诈横幅,有电子屏的要滚动播放反诈信息。各居委会、村委会要利用大喇叭每天播放反诈宣传录音,要求早、中、晚吃饭时间必须播放,其他时间段视情况而定,做到人人皆知。
(2)栏杆中心校要成立工作专班,召开会议,制作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要通过家校群向全街道师生、家长发送反诈宣传信息,制作“致家长的一封信”发放并签名。邀请派出所到校为学生及教师开展反诈宣传课,组织教师利用班级微信群、QQ群、钉钉群宣传反诈知识,要求每周要有反诈知识宣传信息,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各校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组织不力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如因反诈宣传不实、不细造成教职工被骗的,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宣传统战办公室、团委要组建由反诈民警、群团组织、宣传骨干、本地网红等组成的专兼职反诈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反诈宣传;将电信诈骗犯罪的主要类型、犯罪伎俩及话术剧本等涉诈内容,以及真实案例和相关法律知识,制作成抖音、美篇、短视频等作品,利用网站、微信、客户端、抖音等各类平台推出一批精品,实现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定制化传播,保持反电诈话题活跃度;利用各类微信群,由街道反诈办不定期发布电诈犯罪预警信息,推送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全街道反诈案例和视频资料,实现反诈宣传点接入、多点响应、快速覆盖。
(二)强化源头治理
1.加强涉诈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派出所要及时将辖区内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关联违法犯罪的前科人员和高危人员情况通报办事处,按照专群结合的原则联合街道、村(社区)每季度与在家重点人员至少见面一次,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主动与在外地重点人员至少联系一次,了解人员情况及思想动态。对高风险人员实施外出报备,对一般风险人员联合街道、村(社区)、周围邻居实施动态监管,发现有外出作案嫌疑的,及时沟通、加强管控。对于仍在境外诈骗窝点的人员要实施逼投劝返工作,街道办事处要联合派出所对诈骗窝点人员进行劝返,动员各种力量千方百计敦促其回国自首,对有回国投案意向的要第一时间上报街道反诈办,待其入境后申请公安部予以核减。
2.全面清查排查本地涉诈窝点。由派出所牵头,联合市场监管、街道办对辖区内商业综合体、写字楼商住两用楼、公寓小区等重点区域开展“扫楼行动”,及时发现打击以合法公司身份掩护的“贷款、代办信用卡”“投资理财”“代办工商注册”“股票推荐”、社交工具“引流”“吸粉”、架设“GOIP设备”“跑分平台”“杀猪盘”网络交友诈骗等电信网络诈骗及上下游关联违法犯罪窝点,防止出现“灯下黑”。及时提醒辖区内中学生、待业青年通过正规渠道实习、就业,提高对公司化运作诈骗窝点的分辨力、鉴别力,防止误入其中。
四、工作要求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要清醒认识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峻形势和严重危害,深刻认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不是简单的社会治安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治理问题。各村(社区)、街道各单位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主动认领任务,细化措施,更好地抓紧抓实防范治理工作,全力捂好全县人民的“钱袋子”,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要主动履职尽责。各村(社区)、街道各单位要扛稳属地主体责任,把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平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支部书记、单位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政法委员是直接责任人,要夯实主体责任,细化措施,强化保障,加强督导,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进展。
(三)要强化考核评价。将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纳入全街道“平安建设”考评内容并增加分值,将治理成效作为平安(社区)、平安行业创建的重要指标和“争先进谋出彩”评价的重要依据。对反电诈宣传不到位、措施未落实、案件高发的村(社区)和街道单位,将按照平安建设工作领导责任制实行通报、约谈和其他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