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部门单位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 > 县科技局
淮滨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组织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申报工作的通知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局时间:2021-12-14浏览量:
分享:

乡镇(街道)、县产业集聚区、造船产业集聚区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企业〔2013〕264号)、工信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政法〔2021〕70号)、《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豫工信企业〔2020〕61号)、《信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组织开展市级“专精特新”培育申报工作的通知》(信市工信企业〔2021〕134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工作实际,经研究,决定开展“专精特新”培育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育目标

  健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引导和支持更多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培育形成更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立“专精特新”培育库。以企业自荐、动态管理、精准服务、择优培育的方式,每年挖掘和培育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高、核心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批次吸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入培育库。

  二、培育条件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遵循公开和自愿申报的原则,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自愿申报入库。已入围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可通过平台填报信息后直接入库。原则上,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荐来源为专精特新”培育库中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

  (一)基本条件

  1.在我县登记注册,连续经营2年以上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拥有“专精特新”产品以及其他创新能力强、市场优势突出的中小企业。

  2.企业近2年无重大安全、质量、环保事故发生,无偷漏税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未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

  (二)专项条件(参照省认定条件)

  1.专业化。主营业务收入占本企业营业收入的70%以上;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具备完成技术创新任务所必备的技术开发仪器设备条件或环境(牵头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设立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近两年内主持或者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大企业或龙头企业配套生产关键零部件、元器件。

  2.精细化。企业采用流程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等方式使组织管理精确、高效、协同,实现精细化生产、管理和服务;主攻某一特殊的客户群、某一产品的细分区段,主导产品享有较高知名度,且细分市场占有率在全省前5位。

  3.特色化。产品或服务具有独特性、独有性、独家生产的特点,或具有典型的资源、地域特色,能够带动本地特色产业的规模及影响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或先进知识,拥有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2项以上(含2项)、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5项以上(含5项);企业获得省级及以上质量标杆、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等荣誉(称号)1项以上。

  4.新颖化。拥有强大原创能力、创新活力和价值潜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源的嫁接,对产品和服务提供的手段、形式、渠道进行创新;具有一定规模的估值和融资吸引力,符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发展特征。

  三、培育实施

  (一)企业自荐

  我县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可登录信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专精特新”专栏http://nxw.so/6FBTT(万人助万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查询相关信息,同时进入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http://zjtx.ppsme.cn/)线上填报相关企业信息,填报信息可参考附件进行准备,企业对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负责。

  (二)信息审核

  县工信部门按照基本条件、共性指标,结合企业填报信息,通过平台线上对入库企业进行初审。

  (三)复审入库

  初审通过的企业由市工信局结合基本条件、主要指标对初审企业信息进行复审,复审通过的纳入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

  (四)动态管理

  入库企业在入库第二年开始按要求对企业当年信息进行补充完善,市、县工信部门每年对入库企业基本情况进行复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及时调整出培育库。对发现有虚假申报或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一经查实,撤销培育资格,且3年内不得再次申报。

  四、培育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由县工信局统筹,逐步建立跨部门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乡镇(街道)、县产业集聚区、造船产业集聚区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组织辖区内企业积极自荐,原则上符合条件的企业应入尽入。要进一步强化对在库企业的精准服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二)优化服务支撑。健全完善“线上+线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发挥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的作用,对在库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推送、创新技术服务、数字化赋能、工业设计、融资对接、管理咨询、市场开拓、培训、法律维权、创业等多角度、多方面的服务,提高服务的精准度和便捷度,提升企业获得感,引导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加快向培育企业集聚,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三)加大政策扶持。对经培育达到成熟条件成功获评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在库企业,按政策规定予以奖励和支持。在库企业可优先享受公益培训等公共服务,优先参加“创客中国”等各类创业大赛,提升企业知名度,帮助企业拓展市场。

  (四)加大宣传推广。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宣传“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及企业产品,组织开展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创新成果推广。县工信部门总结和提炼促进“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经验做法,推出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典型与标杆,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辐射效应。

  附件:2021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入库 申 请 书

  淮滨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12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