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县民政局
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1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按照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工作统一部署,全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全面依法治国会议精神,落实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扎实开展法治民政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措施及成效
1.依法履行行政职能。我局始终把坚持法治建立、依法行政作为开展民政工作的根本依据和准则。健全各项工作标准,努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民政工作制度体系,为我县民政事业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同时,加强政务公开,规范办事程序,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2.增强学法用法实效。我局高度重视对工作人员的法律培训,按时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法定职责、法定程序、法定权限,务求全局干部职工在执法过程中依法依规,按程序,不越权,严格把握执法步骤、执法时限及执法形势等程序性要素,以保障履行好法律义务。
3.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我局高度重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工作,成立了行政审批股室。结合我局实际工作职能,将全局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行政审批股负责审批,行政审批股派出工作人员入驻为民服务大厅,按照规定业务流程负责审批,业务股室负责业务流程的优化、培训大厅业务人员等工作,完善各类审批服务事项的办理指南。同时,开展多渠道便民咨询服务,民政窗口畅通咨询受理与答复渠道,实现咨询电话一打就通、咨询事项一次说清、网上咨询即时答复,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今年以来,虽然我局在推进法治民政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距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以下不足:
1.基层执法力量薄弱。因我局没有执法证人员,无法有效对全县的社会组织进行及时有效监管,执法力度不强。由于民政部门无强制执行职能,对各类社会组织缺乏强有力的处罚措施,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大力支持,形成合力。
2.普法学法氛围有待提高。普法宣传的氛围不够浓厚,宣传形式较单一。同时,部分干部职工多注重民政系统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忽视了系统性学法,缺乏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导致法律知识面不够广、不够全面。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情况
1.严格履职尽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明确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工作职责,准确把握年度工作重点,安排部署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内容,同时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检查、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研究解决。
2.带头学法守法。认真梳理年度学法档案,充分利用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及日常工作例会等会前学法制度,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集体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等法律法规,同时要求全局干部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个人自学,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正确引导全局干部职工守法用法。
四、下一年度主要安排
1.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一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培训,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工作水平。坚持集中培训与岗位学习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围绕社会救助、基层政权等主要业务进行系统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二是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基础上,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改进服务质量。
2.进一步加强民政队伍建设。一是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熟悉和掌握涉及到民政的法律法规,提升民政系统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意识和执行能力,自觉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二是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各项部署要求,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树立正确的民政行政执法观念,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执法业务水平,把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业务精的执法队伍作为实现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关键环节来抓,并贯穿于依法行政的全过程。
淮滨县民政局
2022年2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