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县民政局
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2年,我局按照县委全面依法治县总体要求和省民政厅“关于加快法治民政建设步伐”的统一部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以加强和创新兜底保障服务为重点,全面推进“法治民政”建设,积极营造民政法制环境,有效提升了民政系统依法行政能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举措及成效
1.健全组织机构,增强学法实效。局党组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专题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落实了一把手抓总,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组织领导体系。印制了《民政工作相关法规汇编》,明确了法制学习内容、执法重点和要求,特别是行政审批股开展民政法律法规进社区、乡村宣传活动,加大业务股室民政法律知识的培训力度,促使认真履行民政工作的法定职责。
2.完善依法行政,加强规范管理。根据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要求,结合民政工作实际,我局完善了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备案、审查、评估和清理等工作机制。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定期不定期清理规范性文件,做到评估、清理常态化,对涉及法律法规的规范性文件,一律先报送县司法局审核,确保文件的合法性,为行政执法提供了合法的依据,从源头上保证了依法行政。
3.完善管理机制,严格社团登记。一是依法办理社会组织登记工作,截至目前,我县共有社会组织123家,其中社会团体35家,民办非企业单位88家。二是扎实开展社会组织年检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联合业务主管单位督促主管社会组织参加年检,解决处理社会组织年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截至目前,已参加年检社会组织96家,参检率达到78%,详细了解社会组织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通过年检,真实掌握社会组织开展活动、内部管理等情况,确认社会组织法人资格。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今年以来,虽然我局在推进法治民政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距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基层执法力量薄弱。因我局没有执法证人员,无法有效对全县的社会组织进行及时有效监管,执法力度不强。由于民政部门无强制执行职能,对各类社会组织缺乏强有力的处罚措施,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大力支持,形成合力。
2.普法学法氛围有待提高。普法宣传的氛围不够浓厚,宣传形式较单一。同时,部分干部职工多注重民政系统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忽视了系统性学法,缺乏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导致法律知识面不够广、不够全面。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情况
1.严格履职尽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明确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工作职责,准确把握年度工作重点,安排部署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内容,同时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检查、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研究解决。
2.带头学法守法。认真梳理年度学法档案,充分利用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及日常工作例会等会前学法制度,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集体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等法律法规,同时要求全局干部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个人自学,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正确引导全局干部职工守法用法。
四、下一年度主要安排
1.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一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培训,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和工作水平。坚持集中培训与岗位学习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围绕社会救助、基层政权等主要业务进行系统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二是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基础上,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改进服务质量。
2.进一步加强民政队伍建设。一是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熟悉和掌握涉及到民政的法律法规,提升民政系统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意识和执行能力,自觉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二是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各项部署要求,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树立正确的民政行政执法观念,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执法业务水平,把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业务精的执法队伍作为实现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关键环节来抓,并贯穿于依法行政的全过程。
淮滨县民政局
2023年2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