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奋力发展临港经济 谱写内河航运新篇章
来源:大数据管理局时间:2024-04-18浏览量:
分享:

  2024年以来,淮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大力推进综合立体交通建设,加大对港口物流集装箱运输支持力度,相继出台内河航运集装箱运输专项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等优惠政策,并采取市县联动、叠加发力,发挥奖补资金的引导作用,持续培育做大做强内河航运市场。

  按照“一港两城”开放融合的发展理念加强港口联运,建成投用信阳(淮滨)保税物流中心(B型)、信阳淮滨港零碳港口、“淮上云”智慧港口信息化平台等项目,不断优化航运管理和服务水平,县政府3年拿出3000万元对航运相关工作进行奖补。截至2024年3月底,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已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210标箱,同比增长294%;港口Z-TOS系统集装箱模块正式启动,港口绿色化、智能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淮滨县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紧盯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契机,抢抓内河航运一体化规划、建设、运营的政策机遇,锚定县域“十四五”综合立体交通发展规划,持续推进淮滨通江达海。淮滨中心港建设按照“一港六区一廊道”空间布局,围绕“两高一支撑”的主导产业体系,打造“十大产业基地”。如今,该港已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突出、特色鲜明的临港经济发展先进产业集群,并着力打造长三角协同发展先行地、“流通贸易型”县域经济发展新模式样板地,为谱写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时代新篇章注入强劲动力。

  交通铸就经济腾飞,随着高铁阜阳至黄冈段项目实施,淮滨公铁、水铁、公水联运,公铁水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优势更加突显。接下来,淮滨县将全力优化综合立体交通环境,坚持统筹规划,强化链条贯通,积极培育现代化特色临港产业;持续围绕“滨淮福地、临港强县”奋斗目标,走“港产城”融合发展之路,打造一流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推进现代化港口建设,加快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