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淮滨县“中国天然氧吧”发展专项规划和未来三年(2024-2026年)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淮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5月15日
淮滨县“中国天然氧吧”发展专项规划和未来三年(2024-2026年)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国务院《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落实,探索建立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机制,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淮滨县气候资源,打造国家级气候生态品牌,探索将气候资源有效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促进淮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淮滨县“中国天然氧吧”发展专项规划和未来三年(2024-2026年)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把生态优秀、绿色发展体现在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具体实践中,依托我县舒适的自然气候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建立具有淮滨县特色的生态经济和气候资源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发挥气候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用,充分发掘高质量的气候资源,积极开发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养生旅游的绿色生活理念,打造高品质淮滨县“中国天然氧吧”旅游目的地。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对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兼顾、协同推进,实现观测站网、服务业务、科技支撑均衡发展,强化氧吧品牌创建工作与淮滨县气象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相统筹,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积极探索发挥淮滨绿色生态优势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措施。
2.坚持开放协作。加强统筹协调,齐抓共管,把淮滨县“中国天然氧吧”助力绿色发展行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以淮滨县“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工作为纽带,强化部门协作,营造气象现代化有利政策环境,形成重点领域分工负责、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3.坚持创新发展。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筑牢淮滨县“中国天然氧吧”基础为前提,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于开发气候资源,在促进全域旅游、服务美丽淮滨等方面做好总体谋划。
4.坚持常态长效。以创建淮滨县“中国天然氧吧”为契机,加大政策措施、资源调配保障力度,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相关评定指标,形成有效的考评、通报机制,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三)主要目标
立足淮滨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和文化优势,创建“中国天然氧吧”,着力创新和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优化空间发展格局,持续改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群众对优良生态环境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以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为特色,以生态产业、生态农业、生态文化旅游为核心,努力建设生态产业发展、环境优美宜居、生态文化繁荣、生态制度健全的幸福美丽淮滨。
实现一个主要目标:探索出一条通过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实现将气候生态资源转化为气候生态资产,将气候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气候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四)规划范围和实施期限
规划范围涵盖淮滨县行政管辖区域,总面积1209平方公里。
规划基准年:2024年。
规划期限:2024-2026年。
二、未来三年主要任务
(一)筑牢“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基础
以“十四五”规划和生态环境、园林绿化、水务、气象、土地资源节约利用、美丽乡村建设等专项发展规划或行动计划为依托,保障绿色发展行稳致远,推动构建绿色生态空间格局,全面夯实淮滨绿色发展基础。严格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杜绝生态文明建设重大负面事件发生,进一步巩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统筹推进经济稳增长和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改善大气环境,提升我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建设美丽幸福河湖,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保障土壤及地下水安全,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监管体系。
牵头单位:县气象局
责任单位:淮滨生态环境分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
(二)扩大“中国天然氧吧”影响力
将“氧吧”品牌建设纳入政府专项规划和相关落地项目,统筹各类媒体资源,拓展宣传“氧吧”。打造特色宣传口号,设立“氧吧”宣传形象,通过主流媒体、新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通过校园科普、专家讲座、摄影赛展等形式,加大公众参与力度,进一步提升“氧吧”的认知度、影响力。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
责任单位:县“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
(三)谋划“中国天然氧吧”赋能全域旅游
丰富“氧吧+文旅”的内涵,推进“氧吧”赋能全域旅游,推动全域旅游向高品质、特色化发展。将“氧吧”概念融入文旅融合IP示范项目,以淮滨县东西湖风景区、淮南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为抓手,加快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推动兔子湖片区文旅综合体、幸福河乡村旅游示范区、淮之南稻渔小镇田园综合体等文旅融合项目建设,争创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牵头单位:县文广旅局
责任单位:县“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
(四)谋划“中国天然氧吧”赋能乡村振兴
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要求,利用淮滨独特的生态气候,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扩大有机农业生产规模,争创中国“气候好产品”,培育淮滨知名农特品牌。围绕乡村振兴对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要求,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打造“中国天然氧吧”体验区、“中国天然氧吧”村,把淮滨的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围绕东西湖、兔子湖、淮河水道等自然风光,建设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结合弱筋小麦、花生、中药材、水产品等特色农业,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强镇,推动农事体验与休闲度假、生态康养领域互动融合,努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农业休闲示范区。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县“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各成员单位要掌握“中国天然氧吧”申报指标要求,将创建重点任务纳入本部门相关规划、计划和工作部署。要制定年度目标任务、出台工作方案,推进工作落实落地。
(二)强化开放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合作力度,完善信息共享、科研合作、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合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以赋能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强经验总结和成果凝练,运用多种宣传媒体和渠道,进一步营造淮滨县“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宣传推广的良好氛围。
(三)落实保障措施。加强在体制机制、业态引导、金融投资、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整合文化旅游和康养产业发展资金,建立稳定的气候经济建设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为提升淮滨“中国天然氧吧”影响力提供坚强保障。
(四)强化工作落实。建立上下贯通、高效协同的落实机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政策和技术支持,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推动气候生态品牌创建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发挥示范效应。
淮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5月15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