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淮滨县淮南湿地迎来今年首批越冬候鸟,各种野鸭类已上万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天鹅、白琵鹭也如期而至,它们时而在空中盘旋、飞舞,时而落在水面歇息、觅食。
“每年入冬,淮南湿地都会吸引众多候鸟前来栖息。候鸟的到来,一方面说明淮南湿地的生态环境适合它们生存,另一方面也对维持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候鸟在迁徙过程中,会带来不同地区的种子和微生物,也促进了生态系统的交流和发展。”河南省淮滨县淮南湿地保护区办公室主任李玲说。
淮滨县处于中国中部候鸟迁徙通道的节点上。这里的淮南湿地是候鸟的栖息地、觅食地,也是冬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每年冬季,从西伯利亚、内蒙古、长白山等地的大量候鸟会来到淮滨县的淮南湿地越冬,或作短暂停留、或继续南迁。其丰富的生态资源、动植物群落的多样性以及大量的水生生物,为珍稀水禽提供了理想的越冬和栖息场所。这里已成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白肩雕、金雕、大鸨,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大天鹅、豆雁、白琵鹭、小鸦鹃等珍稀鸟特大种群越冬、繁衍栖息的“天堂”。
“保护湿地候鸟,我们一直在行动。一方面,加强湿地巡逻,防止非法捕猎行为。另一方面,持续改善湿地生态环境,为候鸟提供充足的食物和安全的栖息场所。同时,我们也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候鸟保护的意识,让更多人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共同守护这些美丽的生灵。”河南省淮滨县淮南湿地保护区办公室主任李玲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