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魅力淮滨 > 淮滨宣传
从歌谣看淮滨饮食文化
来源:政府办公室时间:2024-12-13浏览量:
分享:

  淮滨地区的饮食文化有着朴实多元的特征,这从淮滨歌谣中可以得到验证。淮滨人的主食以小麦、水稻为基础,豆类、谷物品种也很丰富,歌谣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淮滨北部旧属息县,歌谣谓“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干饭一半馍”。民谣《小白菜》也有“弟弟吃的是白米饭,可怜我吃剩馍蛋”,这些都说出了淮滨人在主食方面米面各半的基本状况。

  淮滨人最奢侈的饮食要数待客,其次为集市小吃,再次为家庭饮食。淮滨人注重礼仪,待客非常实诚,有客来尽其所能置办酒席,用淮滨人的俗话说是讲究“席面”。席面一般有以海参为主牌菜的“海菜席”,其规格较高,如果没有海鲜,也需有其它较珍贵的菜肴作头牌菜领席,最次者多以皮丝烧鸡蛋领桌,俗称“皮丝头”。整桌菜肴按“道”分一般六至八道菜,菜品有烧时子、料子鸡、煲老鸭、氽酥肉、氽圆子、红烧肉八块装盘俗称“八大块”,红烧鲤鱼尺二以上为佳,俗称“一筷子长”、“碗头鱼”,腊味则有腊肉、腊鸡、腊鹅等。由于淮滨地理区位和淮河码头的原因,淮滨菜兼有豫菜、鄂菜、淮扬菜的风格,尤其是乌龙集一带,因由淮河船民的传输,菜肴风格的淮扬味最为浓烈。同时,淮滨本地风味的卤肉制品也是酒席上的常菜。在宾客席次的安排上以南向为尊,面南朝户而坐叫上席,面西而坐叫主席,面东而坐叫宾席,面北而坐叫下席。这种排序沿用了我国古人的堂室尊卑制度,如果是在室内宴客则应东向为尊。但淮滨人排序是以门户为主,凡面门而坐,这门是指堂屋主门,就是上席,背对大门而坐的就是下席,上席的左右则分别为主席和宾席。面门而坐为上席的原因是一般家庭在堂屋当门的墙下都设有条几供案。酒席用桌时,桌缝要横向当门,淮滨规矩桌缝顺向对门时,则该席没有上下之分,就是俗称所说的“桌缝对肚皮,不分上下席”。酒席中有“猜酒令”“射谜”“猜拳”等游戏。无论婚宴、寿宴或是宴宾朋,主人一般都要请人作陪或请专门陪客人俗称“支客”,支客人一是酒量大,二是敬酒劝酒有功夫,能帮助主人实现让客人一醉方休的初衷。酒宴上亦有祝酒词、劝酒歌之类的助酒活动,但多为祝福吉祥语,也有请人唱堂会的,内容有小曲、戏剧等类。

  淮滨人饮食文化表现的第二个层面是集市上的小吃,集市上的食品主要以面食为主,馍类的品种除一般馒头外,主要有:高桩馍、枕头馍、杠子馍、大锅坎子馍、锅巴子馍、烙馍、千层饼等,油炸类有油条、馓子、麻花、油饼子、油圪达,米制品主要有糯米糟、汤圆子、粽子、糍粑、米面发糕等;卤菜类有:卤猪头、蹄、肠、肚、卤牛肉、鸡肉、野味、卤豆皮等;汤类主要有胡辣汤、杂碎汤、牛羊肉汤、荤面、素面等,果点类多学汉口风格有盒酥,金果条、豆壳、麻糖、蜜角、月饼、花生糕等,旧时乌龙集街道上商铺林立,小吃叫卖声此起彼伏,小吃的制作无论从形状上、色泽上、口味上也是南北都有,丰富多彩。

  淮滨的大众家庭饮食与宴客和集市小吃有层次上和特色上的区别,主食为米面,佐以豆类杂粮,其中佐粮以红薯为主,或鲜吃或晒成红薯干或做成粉条。菜类除平常的白菜、黑菜、茄子、瓜类外,通常以豆制品、小鱼小虾、河蚌、田螺等佐菜下饭。密布的河湖沟塘,丰富的水产资源,为淮滨人民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豆制品主要有黄豆芽、绿豆芽、水豆腐、二薄豆腐、豆腐干、千张豆腐、豆饼子等,象黄豆芽汤里氽水酥肉就是淮滨人较爱的家常菜之一。油炸小鱼、小虾、火烩小鱼豆腐,都是淮滨人常用的菜肴。淮滨歌谣《车水谣》这样唱道:“车水哟,救秧哟,大米干饭泡汤哟,蚂虾小鱼哟,千张豆皮哟。”淮滨鱼类品种很多,除鲢子、草鱼外,淮河出产的馕子鱼样子象鲶鱼,无翅、嘴更大,黄色,肉味鲜美,季花鱼即鳜鱼也叫桂鱼,红梢鱼、麻叉鱼、戈丫鱼,还有螃蟹、甲鱼、黄鳝、大虾、撅嘴腰子、黄箭鱼等等,为淮滨的鱼品菜肴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基础。鱼的做法很多,淮滨人吃鱼一般多用水氽法和油煎、红焖的方法,口味以咸辣为主,也兼有糖醋的,还有一种常见的佐饭菜就是莲藕,主要产于淮河南岸的几个乡镇。淮滨大众家常饮食比起宴客和集市小吃要清淡许多,有些菜肴的配制很有创意,我们从淮滨民间歌谣中可以看到一些别致的淮滨菜谱。如《吃行十想》“二想白豆芽,光棍送到家。奴的哥,想吃冬梅下汤粑”。白豆芽就是烫熟后的凉拌豆芽,冬梅下汤粑是用梅子汤煮小块糍粑,如加上莲籽、百合、红枣等其味道酸甜适口,滋阴壮阳。“五想五月五,想吃嫩白藕。奴的哥,外带水豆腐。”口味更加清淡,莲藕嫩时吃,用糖醋炒酸甜香脆,水豆腐可烩小鱼或小青菜。“六想六月六,想吃腊鸡肉。奴的哥,外带红石榴。”腊鸡腊肉是淮滨人每年都要准备的菜肴《对花》谣中有“俺出六来谁对六,什么开花晒腊肉?姑娘出六俺对六,倭瓜开花晒腊肉。”又如《十想吃》“二想鲜豆芽,光棍送到家。想吃狍子炒老鸭,外带凉黄瓜”。狍子是鹿类动物,其肉鲜美,狍子和老鸭相伍,红烧后营养丰富。狍肉暖鸭肉凉,两性综合后再佐以凉拌黄瓜,这道菜再合理不过。又“三想杏子黄,杏子在树上。想吃桔子烧米汤,外带大砂糖”。米汤中放鲜桔,特别是糯米汤更佳,伴以砂糖酸甜可口。“四想大白菜,长街无人卖。想吃肉皮炒蒜苔,蒜台两不来。”醋溜大白菜加上有清有白的肉皮炒蒜台,佐以红色辣椒,不仅吃着舒服叫人看着就舒服,这道菜青脆爽口筋道不腻。《对歌》谣有“谁敢喝我的老烧洒,谁敢吃我的辣蒜苔”《十想吃》中还有“七想七月七,想吃毛梨烧小鸡”、“十想想的巧,要吃鹌鹑炒大椒。”鹌鹑炒大椒这道菜至今仍在淮滨流行,毛梨烧仔鸡却不常见到,这道菜因有毛梨,想必是带有甜头的苏菜或上海菜风味。

  通过上述饮食习惯的对照,我们可以看出淮滨大众家常菜与宴客菜之间存在有巨大反差。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淮滨人待客实诚的一面,他们一心一意要把值钱的菜,最好的菜奉献给宾朋。淮滨的菜肴当然很难与南北大菜相提并论,但淮滨人通过对外来优秀饮食文化的吸收消化,也创作一些属于自己的颇具淮滨地方特色的菜肴和小吃。菜品类如:鹌鹑炒大椒,毛梨烧仔鸡,肉皮炒蒜苔,馓子炒白菜,干煽河蚌肉,米歪(小河贝)炒韭菜,煎烩面包鸡,黄豆芽氽水酥肉,红烧豆饼子,红薯糖拔丝、油炸小虾米,油炸秧条鱼,油炸小河蟹,鸡汤下豆褶,虾米炒蓝菜等等,这些菜肴的配制不仅营养合理而且绿色健康。在小吃方面有卤肉夹锅巴,洋糖果,糍粑、千层饼、油酥馍、鏊子馍卷咸鸭蛋,粽子、麦仁糟、胡辣汤、糟水小汤圆等,象卤肉夹锅巴已经在淮滨流传上百年,它就是淮滨的三明治,现在有发展成小锅巴夹五花肉的走进了宴客酒席,胡辣汤多少年来一直是大众早点的主供汤品。当然淮滨市场上还有大路的油条,烧饼,豆腐脑,豆浆、热干面等普通外来的小吃品种。如果我们认真研究当地菜肴小吃的地方特色,着意改进推广,就能创作出更多的受大众喜爱的淮滨地方食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