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魅力淮滨 > 经济发展
“一港两城”蓄动能
来源:政府办公室时间:2025-03-22浏览量:
分享:

  “正在卸载的这批铁矿砂是从澳大利亚进口到连云港,再到淮滨港,下一步通过陆运送到明港钢厂;那边工人们正在装运的是一批即将发往南昌的大豆。”近日,在河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单体港口信阳港·淮滨中心港码头,信阳市淮河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调度主管任方志指着一艘货船介绍道。

  据了解,2022年建成运营的信阳港·淮滨中心港是千里淮河第一港、豫货出海集散地,已开通10条集装箱航线,合作港口30多家,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万标箱,同比增长65.6%,占全省集装箱吞吐量的46.3%。

  近年来,淮滨县坚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塑造新优势,培育新动能,举全县之力发展临港经济,推动港口、产业、城市融合发展。

  淮滨县充分挖掘大河大港的潜力,做足“河”的文章。通过正在建设的“中豫港通”智慧港航大数据平台,淮滨中心港将实现运营的智能化、高效化。同时,积极开辟周口港至淮滨港的“沙淮水上巴士”航线,高标准建设中欧班列淮滨物流集散中心,打造河南对接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

  淮滨县充分发挥港口优势,积极实施“一港两城”发展战略,把淮滨中心港作为豫东南高新区重要功能模块,一体化考虑区港功能布局,全面融入豫东南高新区和阜阳城市圈。2024年,推进实施淮滨中心港扩容提质工程、区港联动集疏运快速通道、内陆临港船艇装备制造产业园等项目28个,总投资741亿元,推动“大豫东南”出海港、铁路港、公路港、航空港“四港”快速通道联通,完善“公铁水空”多式联运。

  “临港经济的发展为淮滨的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淮滨县将充分利用省级区域物流枢纽优势,积极争取现代物流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试点,持续推进申报水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和保税物流中心,逐步形成枢纽偏好型临港产业体系,向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融入长三角先行区的目标全速前进。”淮滨县委书记谷光亚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