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公网安备 41152702000118号
豫ICP备09002785号-3淮滨县统计局
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团结一致,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创新的拼搏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惠民生的政策措施,努力提升应对危机能力,扎实推进改革发展,经济企稳回升态势进一步确定,回升基础进一步巩固。2009年全县经济保持了稳健较快的发展态势,需求持续增长,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2009年淮滨县生产总值719937万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234万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284354万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246349万元,增长18.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其中:食品类价格下降1.7%,衣着类价格上涨0.1%,家庭设备及日用品价格上涨1.7%,娱乐教育文化及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1%,医疗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0.1%,居住价格上涨0.4%。
二、农业
全年粮食总产量544845吨,比上年增长2.4%。其中,夏粮250251吨,增长2.4%;秋粮294594吨,增长2.4%。全年棉花产量1512吨,比上年下降24.3%,烟叶产量449吨,比上年增长398.9%;油料产量48040吨,比上年增长10.7%。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900公顷。林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4.19万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9552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7.6%。
三、工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250567万元,比上年增长1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4433万元,较上年增长23.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3645万元,比上年增长47.7%;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28820万元,增长7.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76456万元,增长21.8%;重工业增加值97977万元,增长24.2%;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5504万元,增长23.3%。
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93685万元,比上年增长16.2%,产销率达99.8%,实现利润总额65621万元,比上年增长26.7%。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9年,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555018万元,较上年增长31.1%,其中:城关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38012万元,较上年增长35.4%,房地产71767万元,较上年增长40.7%;农村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3743万元,较上年增长16.4%。
拉动投资增长的重点项目有:投资10400万元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000万元的教育园区建设; 投资4700万元的淮河博物馆; 投资5700万元的淮河大桥接长工程; 农林水等涉农项目上共投资31862万元; 投资12500万元的滨城商业中心;投资12000万元的欣城花园;投资4726万元的金山花园;投资4500万元的前楼新村等建设项目。
五、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327万元,比上年增长19.6%。分城乡看,县城消费品零售总额128156万元,增长19.3%;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17171万元,增长20%。
六、交通、邮电业
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178620万吨公里,增长289.69%;旅客周转量完成47389万人公里,增长14.29%。
2009年末,全县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5.76万门。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51万户,联通电话用户3.023万户,宽带到达数8322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13.2万户,比上年增加3.9万户。
七、金融和财政
2009年末,各项存款余额451635万元,比年初增加103709万元。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66582万元,比年初增加5380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65964万元,比年初增加38261万元。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09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025万元,增长20%,其中,税收收入7515万元,增长20.1%;非税收入4510万元,增长19.8%。全县财政支出108000万元,增长23.2%。涉及民生的支出保持快速增长,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7088万元,增长21.5%,医疗卫生支出16428万元,增长63.4%。收入增长显著,支出分配合理,保证了基础行业和重点行业的均衡发展。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9年共安排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1项,其中,省级1项,市级3项,县级7项。
2009年,全县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到89家,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在全县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9年,全县在校学生数为186211人,比上年增长2.4 %。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13546人,比上年增长27.1%;职高在校学生7964人,比上年增长24.1%;成人中专在校学生1361人,初中在校生46759人,小学在校生98157人,幼儿教育942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职业技术培训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
2009年,成人技术培训6500人次、成人初等教育2500人次。
九、文化、卫生
2009年,建成淮河博物馆主体工程。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立1个县级支中心,为全县所有行政村配置了电脑和投影仪。建设6个乡镇文化站。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文艺下乡活动17场。开展各类文艺演出活动36场。建成21个行政村农家书屋。为农民群众放映电影3460场。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市场繁荣有序。
年末全县有文化馆1个,电视台1座,民间文艺活动日益发展,活跃着全县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2009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0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7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教育(职业培训)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乡镇卫生院19所,村卫生室289个,2009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263个。
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173张,卫生技术人员119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43人,注册护士257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390人;乡村医生141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3人。
十、环境保护
全县重点流域污染防治成果得到巩固,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年末全县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134人。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总面积3200公顷。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9年,全县人口出生率10.79‰,自然增长率4.94‰。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736547人。
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9690元,比上年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3829元,比上年增长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22元,比上年增长10%。全县城乡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正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