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信息来源: 淮滨县政府   发布时间: 2013-01-25   浏览次数:  
 【 字体:

  淮滨县统计局

  2012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六大淮滨建设”工作大局,解放思想、团结拼搏、抢抓机遇、克难攻坚,扎实推进各项改革,我县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综合

  2012年,淮滨县生产总值10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8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41.3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11.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衣着类价格下降0.8%,烟酒及用品上涨1.6%,家庭设备及日用品价格下降0.4%,医疗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3.3%,交通和通信下降1.5%,娱乐教育文化及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1%,居住价格上涨6.7%。

  二、农业

  全年粮食总产量56.5万吨,比上年增长2%。其中,夏粮26.2万吨,增长3.8%;秋粮30.3万吨,增长0.5%。全年棉花产量.0.2万吨,比上年增长243.9%;烟叶产量0.05万吨,比上年增长17.1%;油料产量5.5万吨,比上年增长13.7%。水产品产量1.1万吨,比上年下降24%。

  2012年,我县全面完成了1.9万亩年度造林任务,顺利通过省政府林业生态县创建达标验收。其中:完成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0.8万亩,生态廊道工程0.3万亩,村镇绿化工程0.3万亩,林业产业工程0.2万亩,林业生态示范点0.3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0.6万亩,建成高标准林业生态示范村34个,建县、乡义务植树基地18处,义务植树138万株。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67.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7%;全年农村用电量11754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5%。

  三、工业

  2012年,全年工业增加值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4%。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1.3亿元,突破百亿大关,较上年增长2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9亿元,较上年增长21.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2.1亿元,比上年增长25.4%;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4.9亿元,增长11.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27.6%;重工业增加值16.3亿元,增长23.9%;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0.5亿元,增长21.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1亿元,比上年增长32.4%,产销率达99%,实现利润总额11.4亿元,比上年增长30.6%。

  2012年,我县四大支柱产业(造船、纺织、酿酒、农副食品加工)发展强劲,全年完成增加值18亿元,占总增加值的64.3%,支撑效果明显,有力地拉动了我县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84.5亿元,较上年增长20.3%,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9.6亿元,较上年增长21.5%;房地产12.9亿元,较上年增长7.9%;农户固定资产投资4.9亿元,较上年增长3.5%。

  拉动投资增长的重点项目有:河南省浙商纺织有限公司完成投资4.2亿元;乌龙酒厂曲酒扩建完成投资4.6亿元;两条高速公路淮滨段完成投资9.9亿元;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2.9亿元。

  五、贸易

  2012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7%。

  2012年,全社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销售(营业额)总额56.5亿元,比上年增长24.5%。

  分城乡看:城镇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销售(营业额)总额35.4亿元,增长23.9%;农村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销售(营业额)总额21.2亿元,增长25.6%。

  分行业看:2012年全社会批发业销售额总额16.1亿元,比上年增长25.1%;零售业销售额总额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3%;住宿业营业额总额2亿元,比上年增长25%;餐饮业营业额总额14.5亿元,比上年增长24.1%。

  分企业、个体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销售 (营业额)总额15.1亿元,比上年增长33.8%;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个体销售(营业额)总额41.5亿元,比上年增长24.1%。

  六、交通、邮电业

  2012年,全年完成客运量1371万人,增长16.5%,客运周转量88283万人公里,增长15.5%,。

  全年完成货运量1049万吨,增长13.5%,货运周转量226816万吨公里,增长19.6%。

  2012年末,全县移动电话用户27.27万户,比上年增长23%,宽带到达数1.98万户,比上年增长14.4%,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4.56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37万户。其中:电信移动电话用户5200户,增长26.8%,宽带到达1600户,增长33%,无绳电话400部,增长20%;移动公司移动电话用户达21.29万户,增长27.5%,宽带到达500户(含集团用户),增长216.5%;联通公司移动电话用户达54650户,增长7.8%,宽带到达数1.78万户,增长11%,固定电话用户3.37万户,交换机总容量达4.56万门。

  七、金融、财政

  201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5.5亿元,比年初增加17.6亿元,增长25.9%。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8.1亿元,比年初增加14亿元,增长25.9%。各项贷款余额35.6亿元,比年初增加7.1亿元,增长24.9%。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快速增长。2012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亿元,增长23.1%。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3亿元,增长33.7%。

  八、科学技术、教育

  2012年,全县大力实施“种子工程”等科技兴农战略,积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工作以创新为动力,继续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全县小麦、水稻、玉米、棉花、油菜、红薯等主要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豫麦18-99、扬麦15#、豫麦17-36等弱筋小麦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优质水稻扬两优2号、红莲优6号、粤优938等已达40万亩;中花4号、郑抗远杂9102等优良花生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花生单产达255公斤。良种蔬菜和反季节蔬菜得到大面积普及。优良畜禽得到快速发展,生猪、肉牛、肉鸡等主要畜禽良种覆盖率接近90%。地膜覆盖、水稻旱育稀植、盘育抛秧、节水灌溉、秸秆还田等先进技术得到全面推广。

  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全县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升。2012年,我县已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高新技术产品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高新技术产品4个。申报国家级创新基金1项。

  2012年,全县在校学生数为192917人,比上年增长0.01%。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22846人,比上年增长38.3 %;职高在校学生8035人,比上年下降36.6%;成人中专2012年已撤销;初中在校生44861人,比上年增长1.54%;小学在校生94471人,比上年下降4.0%;幼儿教育17367人,比上年下降11.6%。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成人技术培训6027人次;成人初等教育1501人次。职业技术培训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

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2012年高考全县各类报考5752人,各类本科以上进线3220人,在连续两年突破2000人大关后,今年首次突破3000人大关。其中,普通类本科以上进线2984人,体育艺术类本科进线233人,职业对口类本科进线3人。普通类中,本一进线323人,较上年增加113人;本二以上进线1265人,较上年增加276人;本三以上进线2984人,较上年增加673人。体育艺术类本科进线233人,较上年增加83人。淮滨高中各批次进线人数均实现历史性跨越,应届生本三以上进线1788人,较上年增加771人,进线人数居全市14所省级示范性高中第一位,创下了淮滨高中发展史上新的辉煌。淮滨二高在生源质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各类本科进线突破400人大关,居全市17所市级示范性高中第四位。

  教育重点工程快速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楼二期工程秋季开学已投入使用;淮滨县实验中学3号教学楼已投入使用;教育园区中心体育场馆建设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并于11月16日举办第二届淮河文化周文艺晚会时顺利投入使用。

  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全县初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高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为93%,研究生比例达到2%。有效提升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师德水平。

  各项教育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教体局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享受范围、补助标准和发放程序,认真落实教育惠农政策。2012年,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免费发放教科书金额为911万元;补助中小学公用经费小学为168773人次,初中为59994人次,合计核拨公用经费6685万元;补助困难家庭学生生活费为小学3553人次,初中12168人次,合计补助844万元。按照资助面占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每生每年补助1500元的标准,春季学期全县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3055人,资助资金229万元。

  全民健身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县积极组织开展 “促和谐、奔小康全民健身活动”、“庆三八、千万妇女健身活动”、“庆五一、千万职工环东湖长跑活动” “千万青少年”健身等项活动。

  体育竞赛活动取得了好成绩。在10月份全市青少年体育锦标赛上,淮滨代表团斩获40枚金牌,位居全市八县两区第一名;11月初,我县男篮代表队参加鄂豫皖苏区十二市县体育协作区篮球赛,喜获第三名。

九、文化、卫生

  按照县委县政府“让淮河文化铸就淮滨”的总体工作部署,以构建幸福和谐淮滨为目标,以“淮滨淮河文化周”“蒋氏根亲节”等活动为载体,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文化、广电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文化产业取得了丰硕成果。

  第二届中国·淮滨淮河文化周。本届淮河文化周以研究和展现淮河流域杰出历史人物风采为主题,以建县60周年为主线,在文化周活动中,举办开幕式、淮河文化博物馆开馆仪式、庆祝建县60周年“盛世中国·和谐淮滨”大型摄影展、淮河流域百名将军楹联书法展、庆祝建县60周年纪念邮票发行展暨精品邮票邮品展、明清文物精品展、泥叫吹及布雕画民间工艺展、淮河文化论坛、专场文艺晚会、电视剧《孙叔敖》主创人员见面会、白酒文化论坛、经贸洽谈暨招商项目发布会、淮河流域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等十多项活动,把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与好戏连台的经贸活动有机结合,把第二届淮河文化周办成城市的名片、企业的盛会、招商的平台、市民的节日。

  完成淮河博物馆附属工程及陈列布展,开馆运营。馆展各类文物500余件,其中较为重要的历史文物近百件;制作大场景13个、各类雕塑20余座、各类大型图版16处。

  完成了203个行政村农家书屋装配任务。全年为农民群众放映电影3440场,文艺活动110余场次。文化演出100余场次。年播发稿件1900余篇,在市电视台发稿106篇。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市场繁荣有序发展。

  卫生事业全面发展。2012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25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3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新农合管理机构1个,民营医疗机构10个,乡镇卫生院19所,村卫生室289个。

  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831张,卫生技术人员2459人(含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56人,注册护士417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247人。

  卫生事业基础建设全面提升。县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等四家县级医疗单位全面提升。县医院按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卫生事业基建工程总投资1.59亿元,建筑面积3.44万平方米,开放床位660张。截止2012年5月,县级四家医疗机构已全面投入使用。

  落实新农合政策,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负担得到切实减轻。2012年,全县共参合农民582976人,参合率96%,共筹集资金16906万元。其中个人筹资2915万元;县级财政补助资金1924万元;市级财政补助资金到位1224万元;省财政补助资金3148万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7695万元。

  新农合补偿面扩大。截止2012年底,享受合作医疗补助的参合农民689559人次,补助金额13952万元;小额门诊补偿359157人次,补助金额1916万元;慢性病门诊补偿319人次,补偿金额74万元;门诊统筹补偿277983人次,补偿金额412万元;定额补助1705人次,补助金额60万元。

  建立常住居民健康档案。截止2012年12月,全县共建立常住居民健康档案540509人,建档率94.6%。建立电子居民健康档案519357人,建档率90.9%。其中,管理0-6岁儿童32544人,孕产妇11018人,65岁以上老年人52102人,高血压患者25156人,糖尿病患者7991人,重性精神病患者653人,免费婚前检查2604对。

  倡导无偿捐献,弘扬博爱精神。2012年,县红十字会共组织了四次无偿献血活动,组织无偿献血志愿者1181人,献血54.8万毫升,超额完成献血指标,位居全市第一名。

  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2012年,动员组织了100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自愿者采集血液样本。7月30日,我县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陈豪,在省人民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160毫升悬液,成功挽救一名患白血病的在校大学生,成为淮滨第一位成功捐献者,也是全市80后捐献者第一人。

  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

  2012年末,全县重点流域污染防治成果得到巩固,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年末全县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136人。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总面积3400公顷。

  2012年,进一步强化监管,落实责任,全力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加大了对各排污企业的监督力度,全年未发生偷排、超标排放事件。

  根据环境监测数据显示,淮河干流淮滨水文站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COD)浓度20mg/L,氨氮(NH3-N)浓度1mg/L;其他因子(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硫化物等19项因子)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Ⅲ类标准;地表水断面平均达标率85%;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5天,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全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012年淮滨县共削减化学需氧量(COD)677吨;氨氮(NH3-N)58吨;二氧化硫(SO2)9.08吨;氮氧化物(NOX)2.62吨。年度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控制在6323吨以内,氨氮(NH3-N)控制在773吨以内,二氧化硫(SO2)控制在566吨以内,氮氧化物(NOX)控制在1566吨以内,完成年度污染减排目标任务。

  2012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1起,死亡4人,其中,工矿商贸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道路交通事故20起,死亡3人,火灾事故10起,无伤亡。同年初市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相比,死亡人数占市政府下达控制指标(8人)的50%,GDP亿元死亡率约为0.04,低于市定目标0.07;全县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其它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指标范围之内。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2012年,全县人口出生率10.67‰,死亡率5.32‰,自然增长率5.34‰。年末全县公安户籍总人口为 750115人。

  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8235元,比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5866元,比上年增长1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98元,比上年增长13.9%。全县城乡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正逐步提高。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11/28 15: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