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决策部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滨淮福地、临港强县”建设,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植新经济和新动力,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2016年,淮滨县生产总值152.21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59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64.2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52.42亿元,增长11.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4%。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4.7%,衣着类价格下降2.1%,居住类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0.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0.1%,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1.1%,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1.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1.2%。
二、农业
全年粮食总产量57.91万吨,比上年下降2.55%。其中,夏粮27.49万吨,比上年下降0.7%;秋粮30.42万吨,比上年下降4.2%。油料产量6.80万吨,比上年增长3.0%;水产品产量1.40万吨,比上年增长7.7%;全年棉花产量202吨,比上年增长1.0%;烟叶产量395吨,比上年下降7.3%。
2016年,全县完成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建设总规模2.36万亩。其中新造林1.22万亩,包括“百千万”农田防护林工程0.2万亩;淮河流域防护林工程0.12万亩;生态廊道工程0.3万亩;城镇社区绿化美化工程0.1万亩;平原沙荒营造林工程0.3万亩和林业产业工程0.2万亩。森林抚育0.5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0.64万亩,完成省市造林任务的124.74%,其中,新栽植绿化花卉造林4480亩,经济林造林3587亩,“三杉”及乡土树种造林1787亩,杨树造林1216亩,培育绿化花卉苗圃1000亩。
继续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狠抓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严厉打击毁林、非法占用林地湿地、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犯罪。完成湿地植被恢复600亩;高标准绿化方家湖及二库小岛;高标准打造乌龙河护岸林造林工程;在方家湖补植落羽杉8000株,在兔子湖、乌龙河、白露河滩涂地补植芦苇、蒲草等水生植物900亩。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77.4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6%;全年农村用电量1.6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9.5%。
三、工业
2016年,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56.11亿元,比上年增长8.9%。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94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36.0亿元,增长13.2%;重工业增加值18.7亿元,增长7.8%;大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1亿元,增长10.2%;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3.4亿元,增长1.1%;小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5.2亿元,增长3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2.6亿元,比上年增长9.5%;实现利润总额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9%。
2016年,我县四大支柱产业(造船、纺织、酿酒、农副食品加工)发展强劲,全年完成增加值32.2亿元,占总工业增加值的59.6%,支撑效果明显,有力地拉动了我县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造船业受行业影响出现负增长,酿酒业也出现负增长。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6年,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170.33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6.2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农户固定资产投资4.13亿元,比上年增长3.1 %;房地产投资28.19亿元,比上年增长22.3%。
2016年,产业集聚区在建项目42个,固定资产投资9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57%。河南大和纺织有限公司、淮滨县刚达纺织有限公司、淮滨县长永纺织有限公司今年进入施工高峰阶段,2016年分别完成投资7.8亿、4.5亿、1.2亿,并且都已接近竣工。近十家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分别进行了技术改造,扩大了生产能力,增加了企业后劲。
2016年是我县房地产业发展进入调整的第二年,全县在建房地产项目个33个,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19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17%,房地产业仍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重要力量。
五、贸易
2016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8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
分行业看:批发业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7%;零售业3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住宿业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餐饮业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1%。
2016年,全社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销售(营业额)总额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
分行业看:2016年全社会批发业销售额总额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零售业销售额总额39.9亿元,比上年增长15.2%;住宿业营业额总额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餐饮业营业额总额23.1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六、交通、邮电业
2016年,全年完成客运量1198万人,比上年增长12.5%,客运周转量10347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3%;全年完成货运量850万吨,比上年增长7.9%;货运周转量7014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1%。
2016年,邮政综合收入累计完成5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
2016年,电信公司新建端口2.2万户,新建设光缆杆路130公里,实现城区所有电信用户光纤到户工作。完成城区17个,乡镇29个4G 基站建设,全县进入真正的高网速4G时代。2016年新增4G用户0.5万户,新增宽带用户0.25万户,建设通信管道35公里,为县产业集聚区,县城新区信息网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移动公司2016年末客户数达到22万户,期末市场份额新增53%,比上年增长59.1%。4G客户期末到达10.8万户,比上年增长86.2%;在网集团客户数0.38万户,专线本年增加22条,宽带累计增加0.9万户。
联通公司2016年宽带发展0.77万户,出账到达2.33万户,本年增加0.15万户,比上年增长6.9%;固话发展723户,出账到达1.28万户,本年减少0.27万户,比上年降低17.5%;4G发展3.32万户,出账到达5.19万户,本年增加1.22万户,比上年增长30.9%;3G发展14户,出账到达0.67万户,本年减少0.62万户,比上年降低48.4%;2G发展0.38万户,出账到达2.43万户,本年减少0.83万户,比上年降低25.5%。
七、财政、金融
我县财政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积极加强财源建设,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力支持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2016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4.7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75亿元,同比增长5.1%。非税收入完成1.95亿元,同比增长26.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1.6%。
国税收入完成0.65亿元,同比下降21.2%。地税收入完成2.1亿元,同比增长17.2%。财政收入完成1.95亿元,同比增长26.7%。
2016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34.96亿元,同比增长18.9%,增支5.56亿元;其中:八项支出完成25.68亿元,同比增长21.7%。
2016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5.5亿元,比年初增加23.75亿元,增长16.8%。 住户储蓄存款余额124.39亿元,比年初增加16.23亿元,增长15%。各项贷款余额62.55亿元,比年初增加3.76亿元,增长6.4%。
八、科学技术、教育
全县农业科技工作以创新为动力,加速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完成了全县弱筋小麦种植面积50万亩,并全部使用了优良品种。水稻“籼改粳”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引进和推广宁粳3号、宁粳4号、9优418、徐优613、徐优68、隆优1715、隆优1875以及南粳9108等优良品种,建立千亩示范田,全县粳稻种植面积达到了20万亩。工业企业技术方面取得新成效,现有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个,市级6个,一个省级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市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专利资助申请,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和提高专利申报数量。地震方面,“一县一台”建设项目已立项,现正在办理项目前期的手续。
2016年,全县在校学生数为130831人,比上年增加0.58%。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14767人,比上年增加1.62%;职高在校学生3686人,比上年下降26.07%;初中在校生30025人,比上年下降2.07%;小学在校生58446人,比上年增加0.8%;幼儿教育23873人,比上年增加9.04%;特殊教育34人,比上年增加41.67%。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职业技术培训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
全县中小学D级危房已基本消除。总投资近亿元的思源实验学校秋季开学已投入使用,起始年级招生已达800余人。27个农村中小学“全面改薄”项目正在实施,其中1所竣工,其余正在紧张施工。16个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正在推进。淮高体育场建设已竣工,二高宿舍楼建设、学生食堂改造项目正在办理规划手续。实验学校综合楼正在进行人防工程施工,淮滨一中分校、淮滨三小选址已结束,正在进行规划、设计。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已全部开工,4所已主体完工,1所主体在施工。
2016年高考普通类本一进线460人,本二进线1445人,本三进线2746人,本科各批次进线人数均高于上年,体育艺术类本科进线258人,职业对口升学本科进线6人。其中,淮滨高中作为省级示范性高中普通类参加考试人数2948人,本一进线449人,比去年增加74人;本二进线1367人,比去年增加35人;本三进线2367人,与去年持平;体育艺术类双过本科线62人,比去年增加4人;本科进线合计2429人。“实施汉字书写、行为习惯、高效课堂、高效阅读、兴趣特长、阳光课间”六大工程建设,促进学生在养成良好书写习惯、规范学习生活中的言行、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学习兴趣激发、创造精神培养、身体素质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六大工程”在我县校园已初步生根发芽。
认真落实各项资助政策,春季普高资助困难学生2842人,资助金额284.2万元;义务教育阶段“一补”资助初中人数4119人,发放资助金257.4万元,小学人数1704人,发放“一补”资金85.2万元;发放中职生免学费和中职生助学金合计88.61万元。开展“脱贫攻坚·圆梦大学”行动,共筹集善款80多万元,圆157位寒门学子大学梦。秋季各类资助正在陆续发放之中。投入资金5200万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惠及270所学校79000名学生。实施教育扶贫“双千工程”,千名教育系统干部与千名特困家庭学生开展结对帮扶。
积极开展迎双节“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庆三·八“乔布斯杯”妇女健身月活动、庆五·一职工乒乓球羽毛球比赛、千万青少年健身活动、喜迎国庆欢度重阳系列健身娱乐活动等群众性体育活动,承办“万村千乡”信阳健身气功展示活动,掀起全民健身热潮。“阳光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获得首届市长杯校园足球赛初、高中组两项季军,在市老年人广场舞大赛、青少年乒乓球、田径、跆拳道、游泳、篮球锦标赛上均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
九、文化、卫生
2016年,全县文化基础建设、群众文化活动、文化遗产保护、电视网络建设等文化产业取得了可喜成绩。圆满完成年度“舞台艺术送农民”文化下乡19场演出任务,并配合省京剧院开展送文化下乡演出12场,开展“以演代训”城乡文艺交流互动展演120余场。组织举办广场舞蹈大赛、青年歌手大奖赛、民间花会汇演、器乐大赛、群众合唱团汇演五大调演和赛事活动。文化“三馆”免费开放;淮河博物馆免费开放接待参观者12.3万余人次;文化馆免费举办各类艺术培训和辅导活动,接待文艺活动队伍40余支,培训文艺爱好者4.2万余人次;图书馆接待读者7.1万余人次。
文物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完成了馆藏文物普查登记、信息登录复查工作,邀请省文物专家对馆藏二级品以上文物进行了鉴定;完成了洪汝河治理工程淮滨段56公里施工范围内的文物调查工作;完成了全县革命旧址、传统村落保护修缮调查;积极开展淮河流域洼地治理工程文物调查工作;开展国保单位蒋国故城遗址保护项目申报,保护立项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准。
开展了文化市场“闪电一号”、“闪电二号”行动和各类专项整治活动,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120余家,查处取缔无证照经营“黑网吧”8家、娱乐场所5家,查处网吧违规经营案件34起,对消防设施不达标的11家网吧和6家歌舞娱乐场所进行了停业整顿。
卫生事业全面发展。2016年,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 325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4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新农合管理机构1个,民营医疗机构12个,乡镇卫生院19所,村卫生室 263个。
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831张,卫生技术人员368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828人,注册护士963人。
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参保人数3.1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96万人,全年新农合参保率97.3%。
全县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55.95人,电子建档与纸质建档同步管理;全县共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和健康讲座1996次,参加群众5.99万人次;2016年度老年人健康体检5.81万人,开展辅助检查项目8项,健康体检率86.2%;管理高血压患者5.15万人,全年体检高血压患者4.89万人;2016年度全县共登记传染病3285例,传染病疫情报告率100%;全县未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16年度全县登记结婚8226对,开展免费婚前健康检查6581对,免费婚检率80%。
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
2016年,县环保工作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以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源头控制、狠抓过程监管、严格末端把关,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进展顺利。
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年度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浓度削减目标;截止到12月底,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优良天数309天;拆改燃煤锅炉56台,其中拆除20台,清洁能源改造36台,完成率119%。
淮干淮滨水文站断面水质COD浓度达到20mg/L,NH3-N浓度达到1mg/L;地表水断面平均达标率为86%以上;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为100%以上;淮滨县碧波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提标改造工程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
新增削减化学需氧量269吨、氨氮54吨,二氧化硫控制在534吨以内,氮氧化物控制在1443吨以内。
自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以来,淮滨县完成了19个建筑施工工地、5个市政施工工地、1个拆迁施工工地、1个道路交通、3个道路施工等29个扬尘污染治理工程。完成了12辆不规范渣土车的整治工作;对1个散煤销售点进行了综合整治;拆改燃煤锅炉56台,并组织评审验收;对16家工业企业加强了监督管理;完成了5家规模化餐饮油烟的治理;淘汰黄标车763辆、老旧车辆2121辆;秸秆焚烧工作实现了“零火点”。
2016年市政府下达我县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6人以内,不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其中工矿商贸死亡人数控制在1人以内,辖区内亿元GDP死亡率低于0.064,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十万人死亡率低于0.44,特种设备领域不发生亡人事故。截止目前,我县共发生1起死亡1人的建设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其它行业领域未接到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制定全县“争先进、比贡献”安全生产专项考核办法,召开动员会,周密部署。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共出动各类检查组32个,参加检查人员360余人(次),累计发现各类安全隐患53处,完成整改53处,投入隐患整改资金1270余万元,隐患整改率100%,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2016年,全县人口出生率11.87‰,死亡率5.37‰,自然增长率6.5‰。年末总人口为77.2万人,年末常住人口57.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7.8%。
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4639元,比上年增长14.9%;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1元,比上年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48元,比上年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56元,比上年增长10.4%。全县城乡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