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淮福地 临港强县铺画卷 生态港城 水景淮滨更美好(二)

信息来源: 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2-05-05   浏览次数:  
 【 字体:

  

  美在产业——“一纺两造”挺起产业脊梁

  淮滨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落实全市工业三年倍增计划,聚焦“1+1”主导产业,全力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建强载体筑巢引凤。规划建设15平方公里的先进制造业区建成10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19家,形成了纺织服装、绿色食品(造酒)、船艇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先后荣获河南十佳特色产业名片集聚区、河南高质量发展产业集聚区、5A级营商环境集聚区、河南省开发区“新型产业链”金星奖等荣誉称号。“一纺两造”集聚腾飞。借产业转移大势,大力招商引资,已入驻纺织服装企业183家,签约、投产喷水织机4.52万台(套),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152亿元,成为信阳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领跑者。依托弱筋小麦种植优势,发展食品加工企业22家,其中与五粮液集团合作成立的五谷春酒业,是河南省白酒行业“五朵金花”之一。加快造船产业转型,实现了从散货船舶到冲锋舟、画舫、游艇等多元化发展,享有内河航运“十船三淮滨”的美誉,成为淮河流域最大的内陆船艇制造基地。2021年建造各类船艇589艘,产值达32.5亿元。

  美在实力——千里淮河第一港扬帆起航

  立足千里淮河第一港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规划建设106.9平方公里的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基本形成了“一港六区一廊道”战略布局。河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单体港口——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占地1500亩,年吞吐量达2080万吨,已开通淮安港、嘉兴乍浦港、连云港、蚌埠港四条航线,建设十大“产业基地”着力打造成为豫货出海新通道、河南省对外开放桥头堡、大别山革命老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2021年9月,省委书记楼阳生在省委工作会上,把淮滨作为“流通贸易型”县域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典型代表,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2022年2月16日,楼阳生书记亲临信阳港·淮滨中心港调研指导。2022年1月4日,市委书记蔡松涛宣布信阳港·淮滨中心港正式开航,举全市之力打造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开航以来,货物吞吐量64.21万吨,集装箱921标箱。

  美在宜居——五百里水路一座城

  “三水围一县,一河贯西东”。淮滨是一座五百里水系互联互通、梦里水乡之城。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抢抓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机遇,打淮河牌,做水文章,立足“水景生态园林县城”发展定位,做好城市生态修复,打造“街角花园”,实施“两河四湖”水系连通工程,打通城市绿色水系,实现了“洪水走廊”到“水景生态园林城市”的精彩蝶变,成就了“五百里水路一座城,生态体验在淮滨”的诗意繁华,一幅幅生态、文明、宜居、宜业的城市画卷在淮河岸畔全面展开。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中国生态魅力县、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等荣誉称号。

  美在乡村—— “双联盟”模式引领乡村振兴

  淮滨县始终把高质量党建和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保障,探索实施了“党建联盟+产业联盟”双联盟促产业发展模式,实现组织优势和产业优势深度融合,有力破解了党的建设和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吸引了人才回归、带动了产业发展,达到了1+1>2的效果,叫响了淮滨“弱筋麦”、“稻鳅米”“美十味”“旱九作”“水八仙”等知名品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56家,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74个,链接农户1.95万户,户均产业增收7000元以上,唱响了全县党建+特色产业的“大合唱”,实现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美在营商——营商环境激活“一池春水”

  淮滨县坚持“营商环境就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健康”重要论述,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和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行动暨“一联三帮”专项行动,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县2055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大厅2043项,“一网通办”前提下的“一窗办理”率达90%,“最多跑一次”事项比率达到99.4%。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落实全程代办制和保姆式服务制,实现了企业与职能部门零接触。近三年吸纳外资完成率全市第一,荣获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县,全省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实践创新示范县、中国营商环境典范县、信阳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

  美在文化——淮河文化铸就城市之魂

  淮滨古称乌龙集,西周时为蒋国,战国时期为楚国期思邑,是楚国名相孙叔敖的故里、中华蒋姓的起源地。淮滨是淮河南北文化的交汇点,具有以淮滨港为代表的航运文化,以刺绣、花灯、龙舟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楚相孙叔敖为代表的廉吏文化,以蒋氏根亲为代表的姓氏文化,以“泥叫吹”“布雕画”等为代表的淮河文化。

  近年来,淮滨县坚持“以淮河文化铸就淮滨”的理念,围绕打造淮河文化全景体验目的地目标,打淮河牌 ,做水文章,深挖城市历史文化,将淮河文化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实施了淮河文化主题公园、淮河文化博物馆、淮上江南、淮河公园、城市风貌塑造等一批具有浓郁淮河文化气息的项目,构建了淮河文化园区、红色文化、治水文化、航远文化、根亲文化、民俗文化、廉吏文化“一区六化”淮河文化旅游格局,让文化活起来,铸就城市之魂,真正实现了让文化软实力变成推动发展的硬支撑。

  美在食尚——道地食材香飘“出圈”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淮滨县位于南北气候过渡带,这里气候宜人、物产多样、食材丰富、富庶一方,所产大米及鱼虾畜禽质量好,味道鲜美,食材地道。

  自古有舟楫之利的淮滨人民,见多识广,在南北两大文化影响浸润下,融南北饮食文化于一体,形成了面炕鸡、淮河滑鱼汤、黄辣丁鱼汤、红油泥鳅、卤肉锅巴等特色菜肴。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广“信阳菜”的号召下,淮滨县大力倡导“吃信阳菜、品毛尖茶、饮淮滨酒”,融白酒、食品于一体,加大菜系挖掘研发,走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路子,五谷春白酒先后荣获“巴黎国际金奖、中国名牌产品、中华文化名酒、首届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银奖”等多项国际、国家重量级荣誉称号;央视关注淮滨美食,系列报道面炕鸡、小黄鱼、虾片汤、麻里馓子、麻里豆壳和麻里麻片等10余道淮滨美食。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11/28 15: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