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县人民政府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 2021-03-11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和市委、县委相关安排部署,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法治建设成效显著,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一)对标看齐,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了县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夯实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县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积极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年初召开县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和专项实施方案,印发了《淮滨县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明确法治政府建设10个方面40项重点任务及其责任单位,并把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纳入全县巡察工作范围,加大对法治建设的督察力度,促进全县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定期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议,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解决存在问题。二是服务中心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印发了《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见〉工作方案》,对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工作要求,全力开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法治宣传、法治保障、法律服务等工作,有效应对“疫后综合症”。我县疫情防控是全市确诊病例最少、“双清零”最早的县。实施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提升行动“1636”计划和“一联三帮”保企稳企专项行动“3316”计划,企业复工复产“先人一步,快人一拍”,3月底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被市政府列为全市唯一免督查单位;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全市率先由负转正。

  (二)深化改革,全面提升依法履职能力。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根据国家、省、市文件要求,做好事项调整的承接落实工作,调整取消承接的事项全部落实到位。机构改革中部门职责发生变动的,及时对权力清单进行调整和规范,应划转事项全部划转。二是开展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按省市安排以及《河南省政务服务事项最小颗粒化清单》要求,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和政务服务事项流程再造工作,共梳理政务服务事项1799项,录入完成率100%。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流程再造,政务服务网基本实现四星级,四星级事项1712项,政务服务事项梳理完整度达98%。三是推进互联网+电子证照应用试点工作。完成全县各职能部门发证、用证摸底调研,汇聚全县电子证照目录93项,在全市率先高质量完成了证照签章收集工作。四是深入开展政务服务监督工作。完成国家“互联网+监管”事项录入实施清单684项,平台账号开通率、监管事项目录实施清单编制率均达100%。窗口部门开展电子监察工作,电子监察亮“红牌”整改率100%。从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村群众中选配10名社会监督员,开展政务服务社会监督。完善“好差评”政务服务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水平。五是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简化和规范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实施方案》,依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梳理规范投资项目审批流程。融入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100%在线办理,对投资项目审批管理事项实行统一名称,制定申请材料清单和审批流程,提高“一网通办”水平,落实“多评合一”“容缺办理”“区域评估”“联合审验”等专项改革举措。

  (三)提升质量,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加强文件、合同管理,严格规范文件、合同制发、拟定流程,凡县政府、政府办公室发文和县政府合同、协议,必须经过征求意见、法制审核、上会集体研究,确保合法、有效。一是切实履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审核以政府、政府办名义出台的规范性文件3件,其他文件9件,保证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规范性文件均按文件“三统一”原则进行备案,审查率和备案率均达到100%。二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发管理。全面部署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按照“谁起草、谁梳理”和“谁制定、谁清理”原则,坚持依法清理、全面清理,共开展两次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清理废止规范性文件29件。三是加强政府合同管理,规范合同审查流程,共审查政府重要合同39份,出具法律意见书55份。

  (四)完善制度,推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一是完善行政决策制度。严格执行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规定,规范决策程序,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核、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凡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必须经县政府常务会议或县长办公会集体讨论决定。二是广泛征求意见。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实行公示、举办听证会;对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充分听取和吸收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征询意见,确保决策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三是建立法律顾问制度。聘任5名资深律师担任县政府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重大合同、重要协议的合法性审查中充分听取法律顾问的意见和建议,组织法律顾问座谈会商,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五)规范用权,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一是积极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印发《淮滨县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深入推进2020年度全县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的通知》,部署服务型行政执法年度重点工作。二是探索建立行政相对人法律风险防控制度。确定县税务局、县市场监管局作为全县法律风险防控制度试点单位,以“事前指导、事中提示、事后回访”为基本遵循,围绕行政管理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和行政执法案件,对行政相对人高、中、低法律风险点进行梳理公布,帮助行政相对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同时根据风险等级,提前介入、主动提醒,及时灵活实施行政指导,最大限度防控行政管理相对人违法风险,收到了显著成效。

  (六)强化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一是开展执法换证。根据省、市关于换发2020年行政执法证件工作要求,组织全县1263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及线上线下考试,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圆满完成执法证件换发工作。二是推进执法监督。贯彻落实《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实施办法》《信阳市行政执法投诉处理办法》,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云上淮滨等媒介,公开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电话及投诉举报方式,接受群众监督。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组织律师及行政执法业务骨干,对全县行政执法单位办结的部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案卷进行集中评查,有效提升全县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三是开展示范点培育。组织开展执法责任制示范点培育工作,确定县森林公安局、县卫健委作为执法责任制示范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管理水平。

  (七)权力透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持续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促进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印发了《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的通知》(淮政办〔2020〕16号)和《淮滨县2020年政务公开要点的通知》(淮政办〔2020〕21号)。目前,26个政务公开重点领域相关单位全部完成公开事项标准目录编制工作,梳理结果已在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布,共发布重点领域各类信息460条,全年接收依法申请公开32件,主要通过网上申请、邮件接收,其中网上申请10件,均已按期依法答复。

  (八)维护稳定,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切实把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一是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制定了《淮滨县法治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和《淮滨县法治乡村建设实施考评细则》,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强力撬动法治乡村建设,法治乡村建设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成功召开了淮滨县法治乡村现场会,确定2个乡镇(街道)、22个村(社区)作为第一批创建单位,形成“点上深入、面上推开、以点带面、有序推进”的局面。二是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公开招聘县、乡、村专职人民调解员338名,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人民调解中心,努力打造多元合力、高效便捷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全年调解组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016件,调解成功1980件。2020年7月2日,成功召开淮滨县矛盾纠纷化解“三大”联合机制推进会,多部门形成联动,共同化解矛盾纠纷。三是加大复议案件办理。畅通复议渠道,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积极运用调解、和解方式解决纠纷,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2020年收到行政复议申请25件,受理23件,已审结22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达到100%。四是认真做好行政应诉工作。积极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2020年县政府行政应诉案件16件,已开庭的行政诉讼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60%以上。

  (九)聚焦学法,切实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定印发《淮滨县2020年领导干部学法计划》,明确学法的方式和内容,坚持县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推进学法用法常态化。2020年县政府常务会议学法5次,举办法治专题讲座1期、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1期,全年领导干部个人集中学习和自学达到40学时以上。二是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县司法局先后组织开展“学习《民法典》专题讲座”“服务型行政执法专题讲座”,邀请资深教授对县直执法部门和乡镇(街道)分管法治工作负责人、法制股长、执法骨干进行法治培训。

  二、存在的问题

  2020年,我县依法行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存在主要问题有:一是部分单位依然存在执法不规范、不严谨现象,行政执法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一线行政执法人员法律和专业知识水平不高,执法程序意识不强,自我要求不严。二是规范性文件在制定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监督,细化管理制度。三是各职能部门依法治县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发展不平衡,各单位协调联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快推进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制度建设,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着力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是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审批服务高效化、便民化,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强化信用监管和联合惩戒,建设更优的营商环境。

  三是持续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执法体制改革,推动“三项制度”全面落实,加强执法保障和队伍建设,力求更高的社会满意度。充分利用好行政执法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强化过程监管。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及执法投诉查处机制,做好《信阳市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实施办法》《信阳市行政执法投诉处理办法》的贯彻落实。定期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提升基层执法规范化水平。

  四是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稳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强化对行政复议决定执行的监督力度,发挥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的延伸监督作用。加强对行政机关行政应诉工作指导,切实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

  五是加大依法行政考评和法治建设督察力度。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更好发挥考评的“指挥棒”功能,及时查找总结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薄弱环节,强化行政机关履职能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发挥巡察利剑作用,继续把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纳入全县巡察工作范围,不断加强法治建设督察,高标准推动全县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落实。

  2021年2月24日

主办: 淮滨县人民政府 承办:淮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376-7761063 7761064 邮编:464400
©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2785号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7/26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