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淮滨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淮滨县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 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索 引 号 : 123-0201-2022-00004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成文时间 : 2022-04-08
发布日期: 2022-04-13 信息来源 : 政府办公室

淮滨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淮滨县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 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淮政〔2022〕6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淮滨县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已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淮滨县人民政府

  2022年3月22日

  淮滨县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2-2024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交规划发〔2017〕24号),进一步优化旅游业发展交通条件,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协调、健康发展,根据县十三次党代会要求及《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信阳市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信政〔2021〕18号)精神,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深入信阳作出的重要指示,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两个更好”为统领,按照“一年规划对接、两年全面展开、三年初步融合”的总体思路,围绕“幸福美好家园”建设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交通+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政策措施体系,引进培育并发展壮大“交通+旅游”开发主体,促进“交通+旅游”新业态充分发展,形成“交通+旅游”联管联控体系,着力优化快进慢游旅游网络,完善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提升交通旅游服务品质,增强交通旅游产品供给,为加速绿色崛起、实现“五城同建”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协同联动,分工明确。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实行多部门协调联动,优化整合交通运输与旅游资源,建立健全“交通+旅游”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新机制,探索构建“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实现双赢发展。

  需求导向,创新服务。围绕“交通+旅游”新需求、新热点、新业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不断优化“交通+旅游”产品结构,增强“交通+旅游”有效供给,提升“交通+旅游”服务品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筹考虑淮滨旅游资源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充分发挥淮滨生态水系旅游资源特色优势,结合淮滨交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制定不同区域的发展对策、建设标准等,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交通+旅游”精品工程。

  安全为本,智慧绿色。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把安全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各个方面。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交通旅游领域的应用,提升旅游运输服务智慧化水平。以绿色发展为基本要求,加强前期工作,精心设计,提倡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注重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

  三、主要目标

  到2024年,交通运输与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政策措施体系基本形成,“交通+旅游”一体化开发主体框架初步成型,“交通+旅游”新业态稳步推进,联管联控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快进慢游”网络基本形成,连通景区公路通达状况明显改善,旅游精品线路品牌效应显著提升,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得到强化,智慧交通与智慧旅游有效融合,旅游客运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实现3A级以上景区二级公路全覆盖。

  四、主要任务

  (一)建设满足旅游体验“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

  1.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快进”交通网络

  依托高速铁路、高等级公路等构建“快进”交通网络,提高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和便捷性,实现远距离游客快速进出目的地。

  (1)完善空、铁、水设施布局。积极争取京九高铁淮滨段项目早日落地。加快淮阜高速建设,确保2023年12月通车,增强与阜阳机场联系,在具备建设条件的3A级及以上景区,布局建设直升机起降点。完善“四河联运”水运航道布局,打造具有生态观光功能的水运体系,增强通江达海、对接“海上丝绸之路”能力,服务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

  牵头单位:县发改委

  责任单位:信阳淮滨港务中心、县交运局、县文广旅局、县旅发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提升高等级公路辐射能力。优化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及出入口布局,打造“快进”旅游交通骨干网络,积极推进淮上、淮麻、沿淮高速、淮内高速新里出入口前期工作,形成区域“两纵两横”高速公路网,实现“乡乡通高速”。加快二级公路对国家3A景区的覆盖程度,持续推进国道220、省道335改造提质。有序推进省道334、336、214、210等干线公路建设,建成“三纵四横两支”干线公路网。加快推进国道328至期思方家湖、国道220至张庄兔子湖、王店白露河旅游区、北庙古镇、省道210至猪拱城旅游通道建设,全面形成高效、便捷、安全、舒适的“快进”旅游交通网络。

  牵头单位:县交运局

  责任单位: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建设满足旅游体验的“慢游”网络

  依托“四好农村路”、淮河生态廊道、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示范村等建设,规划建设一批集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主题公路,打造具有通达、游憩、体验、运动、健身、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的主题线路,并根据需求增设自行车道、步道等休闲慢行系统。

  (1)提高景区公路通达性。推动实施连接乌龙河、闾河、洪河、白露河、金河、银河、金湾湖、天镜湖、西湖、东湖、方家湖、祁湖、兔子湖、乌龙港、乡村旅游示范村、特色旅游乡镇、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苗圃场等骨干道路绿化增量提质工程,打造主线串联、支线循环、联通景区、贯通城乡的全域旅游公路网,全面提升景区对外连通道路通行能力,实现高速公路与主城区、A级景区,城区与A级景区的无缝对接。

  (2)拓展农村公路服务带动能力。加快“四好农村路”全域创建提质增效,三年建设“四好农村路”示范路300公里,实现农村公路由村与镇的线性连通向村与村的网状连通拓展、由满足群众基本出行需求向引领产业发展拓展。持续优化农村路网结构,强化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建设。结合自然风光、文化遗存、田园风情等元素,推进“农村公路+旅游”“农村公路+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一路一风景、一村一幅画、一景一特色”,助推“十百千万”工程实施,有效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建设美丽乡村,带动全域旅游发展。

  牵头单位:县交运局

  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广旅局、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县旅发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二)健全交通设施旅游服务能力

  3.加快旅游集散中心建设

  拓展火车站、客运站、服务区、公交站、码头等客运枢纽旅游服务功能,建成一批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实现交通换乘的无缝对接。

  (1)推进客运场站建设。充分发挥汽车客运站的旅游集散功能,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集散换乘等综合服务。完善乡镇公路客运站场体系,建成淮滨县汽车客运北站综合性旅游集散中心,推进谷堆、期思、张庄、防胡等客运站建设,在公路沿线景区(村庄)建设一批公路驿站、咨询服务区,逐步构建县-乡-景区(村庄)三级旅游交通集散体系。同步改造升级站场旅游咨询服务系统、标识引导系统等设施,增设自驾游服务等功能,加强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

  (2)推进旅游公交场站建设。持续推进中心城区淮河文化主题公园、东西湖景区等公交首末站建设。积极谋划建设方家湖、兔子湖、猪拱城、安宁古城、北庙古镇等景区公交停车场。

  (3)推进旅游客运码头建设。建设信阳淮滨港旅游客运码头、信阳淮滨临港经济区淮滨综合水上体验中心,提供沿淮旅游观光、客运、开通航线等服务。

  牵头单位:县交运局

  责任单位:信阳淮滨港务中心、县乡村振兴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广旅局、县林业局、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县旅发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4.打造一批特色旅游服务区

  建设方家湖、兔子湖、猪拱城、洪河湾、乌龙港、淮河文化主题公园、东西湖、牛旦湾、白露河旅游区、北庙古镇、淮之南稻渔小镇等景区及美丽乡村旅游服务区,因地制宜在服务区增设休憩娱乐、物流、票务、旅游信息和特色产品售卖等服务功能,设置房车车位、加气站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游客咨询服务点等设施。

  牵头单位:县文广旅局

  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县旅发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5.完善旅游交通标识标牌设置

  重点完善旅游通道沿线的旅游交通标识,做好旅游景区、度假区、生态示范区、乡村景区、饭店、文化园区、精品民宿等主要旅游资源的道路指引,确保内容规范、指示清晰、布局合理、规范统一,实现全覆盖。

  牵头单位:县文广旅局

  责任单位:县交运局、县公安交警大队,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6.推进旅游线路路域环境整治

  (1)完善旅游公路旅游服务设施。充分挖掘公路沿线景观风貌和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在公路沿线设置驿站、观景台、房车营地、宿营地、厕所等设施,在交通干线至旅游景区之间增设停车场并实现景区接驳服务。按需设置骑行道、游步道和休闲绿道等慢行设施。

  (2)推进旅游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提升。对旅游公路进行道路提升、绿化提升、文化提升、照明提升、平交口渠化,对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打造畅、安、舒、美、生态、多彩的路域环境。

  (3)加强旅游航道生态景观打造。对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沿河两侧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乌龙河、闾河、洪河和白露河综合整治,实施金河、银河、金湾湖、天镜湖、西湖、东湖、白露河故道等生态水系建设,建设滨河公园、慢行步道、亲水平台、水岸落羽杉林带、文化景观等设施。

  牵头单位:县交运局

  责任单位:县文广旅局、县水利局、信阳淮滨港务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提高旅游运输服务质量

  7.创新发展旅游客运服务

  开设旅游直通车,加密景区间、景区与交通枢纽间的旅游公交专线,服务城景一体化建设。支持传统运输企业拓展旅游运输服务,支持运力闲置的客运班车向旅游包车转型,推动旅游运输市场的深度融合。鼓励客运企业、旅行社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开展个性化的旅游客运定制服务,开发“车票+门票+酒店”多种组合的旅游线路产品。积极发展自驾车、旅居车租赁产业。

  牵头单位:县文广旅局

  责任单位:县交运局、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县旅发中心

  8.积极推进旅客联程联运

  加强公路客运与航空、铁路等交通运输资源的协调配置,推动各种运输方式在运营时刻、组织调度、运力安排等方面协同衔接,建设一体化的联程客运系统,实现联运资源共享、运营规则衔接、服务标准统一,形成“零距离换乘”旅客联程服务链条,实现“出行即服务”。

  牵头单位:县发改委

  责任单位:县交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9.共享旅游交通信息服务

  新建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综合应用平台,加强智慧交通和智慧旅游的深度融合。建立交通、旅游等部门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制定跨部门数据共享清单、开放清单。创新旅游交通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引导市场主体参与交通旅游大数据产品及增值服务开发,开展旅游交通综合运行分析、调度优化、市场协同监管。运用网站、微博、微信、APP、LED可变情报板、公告栏等媒介,打造全县旅游交通信息发布平台,为公众提供路况、景区、气象、地质灾害等旅游交通相关信息。

  牵头单位:县文广旅局

  责任单位:县交运局、县政务大数据局、县气象局

  10.提高旅游交通安全保障水平

  加快推进旅游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重点强化临水临崖路段、视距不良路段、陡坡急弯路段等安全防护设施,加强方家湖、兔子湖、天镜湖、洪河湾等水上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旅游客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旅游包车客运管理,强化日常监管。依托区域内现有的公路养护设施、公路、海事紧急救援机制、旅游部门旅游安保与应急指挥平台,建立旅游交通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加强旅游交通信用管理,完善旅游交通服务质量投诉处理制度。

  牵头单位:县交运局

  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文广旅局、县应急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推动旅游交通产品创新

  11.积极推进旅游风景道建设

  (1)公路旅游风景道。以合力创建为主要途径,积极推进环方家湖、兔子湖、天镜湖、洪河湾、猪拱城和沿淮旅游风景道建设,重点完善沿线适宜地段观光停靠点、标识系统、服务区、停车区等配套服务设施,拓展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产品体系。逐步建立风景道创建标准,引导沿线各地和社会投资人积极推进风景道创建。

  (2)水运旅游风景道。以淮河为重点,规划建设淮河生态景观带、饮马港湿地公园,优化沿淮生态环境,推进沿淮公路廊道绿化工程,合作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共同推出上、下游若干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提升区域水运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牵头单位:县交运局

  责任单位:县文广旅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淮滨生态环境分局、信阳淮滨港务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12.挖掘交通文化旅游产品

  依托生态水城、田园新城、宜居福城建设,实施淮河文化传承工程,推进交通与文旅融合发展工程,实施方家湖、兔子湖、天镜湖、洪河湾、猪拱城等精品旅游景点。

  牵头单位:县文广旅局

  责任单位:县旅发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13.创新特色旅游产品

  积极完善沿线适宜地段观景台、标识系统、停车区等配套服务设施,保障道路通畅,提供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城郊一日游、二日游”公路旅游线路产品。实施“吃面炕鸡、看淮河水、住豫南民宿、品信阳茶、喝乌龙酒”工程,推广精品旅游公路自驾游线路,引导自驾车、房车旅游发展,培育自驾游市场。努力推动有条件的内河通航水域有序发展游轮游艇,完善水上旅游线路。鼓励景区结合自然景观规划,研究旅游观光轨道路线。

  牵头单位:县文广旅局

  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交运局、县自然资源局、信阳淮滨港务中心、县旅发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五)加强示范试点建设

  14.打造融合发展示范工程

  打造集“行、游、赏、驻”于一体“路融入景、路即是景”的“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工程。积极推进方家湖、兔子湖、天镜湖、洪河湾等融合示范项目建设。规划淮河沿岸生态景观带,提供沿淮旅游观光、客运等服务,发展与旅游资源融合的水运旅游产品。依托农村公路“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建设,推进“旅游+交通+乡村振兴”创新模式,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生态绿色智慧的旅游主题公路建设试点工程。

  牵头单位:县交运局

  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县文广旅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旅发中心、信阳淮滨港务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五、保障措施

  (一)坚持规划引领,拉高建设标杆

  围绕把淮滨打造成全市一流的全域旅游示范县,加快编制《淮滨县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引领全县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

  (二)强化高位推动,注重统筹协调

  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涉及地方多、牵扯部门广、实施周期长。要加强上下联动,强化协同配合,明确责任分工,科学有序推进。县政府成立由县长牵头,分管副县长具体协调,各乡镇(街道)、县交运局、县文广旅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具体负责的领导小组,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重大政策性、体制性问题;同时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的沟通对接,争取更多项目纳入省市旅游风景道和交旅融合示范项目的盘子。

  (三)保障要素支撑,推进项目建设

  县交运、文广旅、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等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合力推动项目建设。县直相关部门要研究制定行业支持政策,加大国家和上级政策资金争取力度,积极争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支持。同时要强化资金统筹整合,加大政府专项债对交旅融合项目的支持力度;创新投融资模式,积极探索采取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PPP项目建设与沿线旅游资源开发打捆招商等模式推进旅游公路、配套设施、房车营地等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督促落实,明确责任分工

  各责任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细化任务,明确时限,落地落实。加强对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建立交旅融合建设绩效评估及奖惩机制。加大交旅融合项目工作考核力度,配套考核管理办法,将交旅融合项目纳入县重点工作调度平台。

  (五)健全管养机制,确保持续发展

  推进旅游公路建养一体化。按照“权责统一、分级管理、强化监管”要求,推进旅游公路建管养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旅游公路建设、养护、运行管理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工作模式,完善县、乡、村三级路长制。探索实施旅游公路养护新模式,拓宽政府购买服务领域,补齐道路养护短板,实现养护精细化管理。

  (六)加强宣传引导,鼓励先行先试

  积极做好“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理念宣传引导工作,创新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创建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试点,打造一批特色突出的旅游风景道等示范工程。建立融合发展示范试点经验推广机制,及时总结“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组织开展融合发展经验交流和宣传推广工作。

  附件:淮滨县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 件

  淮滨县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谷光亚(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

  副组长:李菲漓(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政府副县长)

  王化锋(县政府党组成员)

  王海平(县政协副主席、乡村振兴局局长)

  丁 伟(信阳淮滨港务中心副主任)

  成 员:陈道华(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政府办公室主任)

  王林华(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科员)

  符晓健(县发改委党组书记)

  杨树海(县财政局党组书记)

  任方明(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杨金勇(淮滨生态环境分局局长)

  黄昆鹏(县交运局局长)

  简洪明(县水利局局长)

  刘玉发(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

  鲁付森(县商务局局长)

  吴世红(县林业局党组书记)

  丁 丽(县文广旅局局长)

  王 琪(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

  刘 庆(县淮河文化园区服务中心党组书记)

  许如冰(县政务大数据局局长)

  唐学民(县气象局局长)

  段广军(县旅发中心主任)

  林 伟(县公安局副局长)

  简 虹(顺河街道办事处主任)

  孙 纳(滨湖街道办事处主任)

  王 涛(栏杆街道办事处主任)

  王晓阳(桂花街道办事处主任)

  王颖滨(新里镇镇长)

  尹 奥(期思镇代镇长)

  刘 伟(马集镇代镇长)

  方冰枫(防胡镇代镇长)

  慈 磊(赵集镇代镇长)

  周 涛(邓湾乡乡长)

  任宇寒(台头乡代乡长)

  熊璐瑶(固城乡代乡长)

  马 炼(谷堆乡代乡长)

  张显坤(王家岗乡代乡长)

  孙裕民(芦集乡代乡长)

  周 锐(三空桥乡代乡长)

  林 峰(张庄乡代乡长)

  王 勇(王店乡代乡长)

  王 鹏(张里乡代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在县交运局,黄昆鹏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淮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3月24日印发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11/29 08: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