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整淮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信息来源: 商务局   发布时间: 2019-05-15   浏览次数:  
 【 字体:

  淮政办〔2018〕60号

  淮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调整淮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根据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要求,经县政府同意,现将调整后的《淮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淮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7月6日

  淮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

  实 施 方 案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 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开展2017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17〕30号)、《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商务厅 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做好2017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有关工作的函》(豫财贸〔2017〕17号)和《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三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商办建函〔2017〕484号)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农村电子商务推动精准扶贫为目标,结合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际,以返乡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创业青年等为主体,以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为出发点,以拓宽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和特色农副产品网络销售渠道为目标,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加强与农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第三方服务商、物流快递行业合作,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搭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强化农村电子商务宣传教育和培训,建设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体系,促进农村电子商务普及应用,不断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结合淮滨县农村消费市场、通信、公路设施及物流配送等现状,依托淮滨县域电商公司或企业,到2019年底,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个、县级仓储分拨配送中心1个,在全县设立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170个左右,其中贫困村服务站点覆盖率达到100%;培育市级以上电商示范企业2家、县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0家;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0%、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0%;培训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人才10000人次以上。

  (二)主要工作任务

  1.建设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建设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提供基础公益性和微利性服务为主的电商运营服务,为本地企业、网商、服务商和城乡电子商务创业人群搭建实体和网络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人员培训、孵化支撑、020特色农产品展示、经验交流、项目策划等服务,进一步拓宽我县产品的网络销售渠道,推动电子商务品牌和农特产品网销品牌建设,为网创群体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服务+营销推广+管理咨询+其他增值业务”的全方位服务,实现网上信息服务、购销对接、在线交易、在线支付、统计分析和预警预测等功能。有效降低企业、个体商户应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门槛,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不断培育和挖掘我县特色优势产品,全面实现特色产品网上交易。

  2.合理布局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善全县乡村两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配备相关设备、统一标识。定期对站点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完善网购、缴费、电子结算和取送货等服务功能,为村民提供网上农产品代销、邮件代收代发、电商知识和政策宣传等服务。

  3.建设县域电子商务物流仓储分拣配送中心

  鼓励传统物流配送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仓储配送服务网络。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牵头整合县域内物流快递资源。建设服务全县农村的公益性或微利县域物流仓储分拣配送中心,为社会物流快递企业提供免费或微利服务。整合利用乡镇商贸中心、配送中心和邮政、供销、云书网、淮滨佰德网点、便民服务网点、移动、联通、电信等流通网络资源,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围绕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和农村电商综合服务需求,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力争通过资源整合逐步建成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相适应、到乡到村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实现物流配送中心的货件当天可送达(派出)各乡村,偏远乡村3天内送达(派出)。

  4.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

  制定电商人员培训计划,共培训10000人次以上。依托有资质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各类培训机构,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扶持力度,对政府机构、涉农企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农民等,进行电子商务政策、理论、运营、实操等方面培训,重点培训县乡村基层干部、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信息员等;引导和支持电子商务协会、电商企业、媒体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利于营造当地电子商务发展氛围的公益性活动等。鼓励以不同形式举办农村电子商务理论班、创业班、速成班、提高班。依托高等院校、淮滨县中等职业学校,加大电子商务、营销策划、物流管理、美工摄影等专业人才培训。

  5.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体系

  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体系,开展品牌培育和质量保障建设,实施农产品上线全覆盖。支持网商企业创建网络自有品牌,积极打造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鼓励大型生产企业或社会团体参与质量检测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为产品成功上线奠定基础;围绕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品牌化和质量品控,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以及QS认证,开展农特产品分级、深加工、包装、商标注册、品牌打造等建设,构建农产品追溯平台数据库,解决农产品上线销售的前置障碍。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集中、标准一致、品质优良、技术先进的优势,支持开展农业品牌和农产品注册、认证。加强与知名电商企业对接合作。培育打造淮滨县公共电商品牌,建立电商云端大数据平台,为本地农产品开展追溯和质量认证提供服务,实现本地农产品上网、二维码扫描、短信和触摸屏等方式追溯,提供农产品从生产源头到销售末端的完整原始数据或视频信息,实现生产、仓储、运输、消费各环节全过程监控记录,形成覆盖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逐步建成一套完整、规范、长期、有效的农产品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农副产品生产全程可追溯。促进我县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完善农产品加工、包装、运营和配送全产业链的发展,打造本地优势产业、名优产品上网销售,促进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的融合发展。与知名电商平台、企业开展战略合作,通过线上电商平台宣传、线下平台展示体验,提升我县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率和电商转化率,提升淮滨特色农产品知名度。

  6.加大农村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

  支持具备条件的乡镇、村创建电子商务示范乡镇、示范村,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创建综合示范工作机制,放大示范带动的辐射效应。通过电视、报纸、网站、微信、户外广告、宣传材料等媒体进行电商宣传,组织开展电商论坛、创意策划等活动,展示电商发展成果,营造电商创业的浓厚氛围。通过宣传动员,让电子商务这一概念深入人心,达到家喻户晓的宣传效果,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各电商平台功能,提高群众网购网销意识。

  7.激活农村金融

  在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建设初具规模并运营后,依托服务站点收集的数据,为农民、合作社、以及农业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提供数据分析支撑。激活农村金融,通过“互联网+农村金融”,为农村注入新的血液,助推美丽乡村的发展。

  8.依托电商平台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做好平台推广、品牌打造、信息宣传、技术支持、信息服务、营销推广、管理咨询及其他增值业务的服务工作,为从事网络创业和服务人员提供全面服务。促进大众创业和经济结构调整,转变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和方式,转变人民群众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增加就业岗位。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为村民提供网购网销(代购代销)、代收代发、代换代退、取送货品、引导宣传等服务,同时具备农副特产品上网销售及网购的售后服务。实施“1+3+30”电商扶贫模式,即1个电商服务站点带动3个贫困户增收,再辐射扩大到30个贫困户,了解电商,知晓电商。培养村民触网意识,逐步改变村民的思维、生产、生活方式,带动大众创业,带领贫困户脱贫。

  三、部门职责

  为推动淮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各成员单位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县政府办:负责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的宏观指导、综合协调和督查考核。

  县委宣传部:负责电子商务进农村相关的各类媒体宣传推广、舆论引导,在淮滨网、《今日淮滨》等宣传平台开辟电子商务进农村推广专栏或专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县商务局:研究制定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总体发展规划,做好全县电子商务企业认定和申报,提出促进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的政策建议。

  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县电子商务发展推进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综合协调,协同有关部门落实县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议定事项,做好电子商务企业和协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县招商局:做好电子商务企业来我县洽谈、投资落户相关服务工作。

  县委党校:在每年党员干部培训计划中列入电子商务培训内容,组织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电子商务知识培训活动。

  团县委:负责组织发动全县农村青年创业者参与电子商务培训和实际应用。组织青年积极参与电子商务创业、创新等工作。引导和组织开展电商沙龙、创意、策划、论坛、比赛、展销等活动。

  县妇联:负责发动全县农村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电子商务应用并组织或参与相关培训。

  县发改委:负责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发展规划建设。

  县人社局:负责把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纳入全县就业创业培训体系,提供一定的培训补贴,落实电子商务就业创业优惠政策。

  县工信委:负责组织全县农村区域工业企业参与电子商务应用并参加相关培训,全县农村区域网络信息的应用与管理,组织全县专业合作社和种植户参加电子商务培训和实际应用。

  县教体局:加强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督促职业学校开设电子商务课程和实习实训。

  县民政局:负责做好县电子商务协会的许可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电商示范项目中央资金的监管、审批、拨付;负责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相关经费的落实和保障;负责我县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扶持政策资金的审核、兑现。

  县农发办:负责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扶贫领域的政策解读和扶持。

  县审计局:监督资金合法合规使用。

  县国土局:负责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项目的供地保障。

  县农业局、畜牧局:负责组织发动全县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参与电子商务培训和应用推广,培育扶持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应用示范企业和示范网商,并做好农产品网货供应主体的产品质量监管。

  县工商质监局:负责做好全县电子商务企业(网店)的登记工作,加强对电商企业和网店的诚信教育和监管。

  县食药监局:负责全县网货产品的质量监管和食品安全监管。

  县公安局:打击电子商务经营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

  县统计局:做好全县农村电子商务企业(网店)的摸排、登记及从业人员的相关统计工作,为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县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电子商务课程,加大对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培训力度。

  县电视台:负责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宣传报道。

  县国税局、地税局:负责落实促进我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的税收优惠政策。

  县人行:负责把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纳入全县信用体系建设之中,把农村网店创业纳入小额信用贷款范畴,并指导相关金融机构推出电子商务进农村相关的专项信贷产品。

  县移动、联通、电信公司:负责加强对全县农村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网络信息平台的服务工作。移动电话、通信、互联网使用情况、覆盖率及在全省排名情况,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情况,农村网络、通信等规划和投资情况相关材料的提供。

  县邮政公司:负责邮政网点运营、快递使用情况、覆盖率等统计,县级邮政仓储中心、乡镇布点、邮政快递收派件数量、邮政快递价格及配送农村快递情况,全县邮政系统开展电子商务、信息化改造、网销网购等情况,全县农村物流解决方案和真实、完整的配送记录等相关材料的提供。

  县供销社:负责供销系统开展信息化改造、开展网销网购情况,供销物资配送情况,合作社生产经营情况及材料报送。

  县新华书店:负责完善云书网销售、配送网络。

  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推动辖区内企业开展电商业务,负责辖区内的乡村级服务站点选址、电子商务培训人员输送和应用推广等工作。各乡镇政府及街道办事处为配合领导小组工作,成立电子商务办公室,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分管领导。

  四、实施步骤

  (一)组织实施阶段(2018年1月-2019年10月)

  通过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建设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县域电子商务物流仓储分拣配送中心、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体系,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规划和宣传。加强项目统筹和规划实施,设立专门工作小组负责项目的对接、指导,确保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有序推进,按时完成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目标任务。

  (二)验收推广阶段(2019年11月-2020年5月)

  1.加强督促检查。针对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的阶段成果,通过分层级方式加强检查,督促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适时开展参观交流,促进平衡有序推进。

  2.成立项目验收和资金拨付小组。由县商务局、财政局、农发办、审计局等单位人员组成,负责项目的评估验收和资金拨付。

  3.开展评估验收。采用分阶段的方式对电商进农村项目进行评估验收,即对各类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阶段性目标设定,在项目完成了阶段性建设任务后,及时开展阶段性验收工作。根据项目可行性方案,制定评估验收方案和标准。对于通过验收的建设项目,县财政将按照农村电子商务相关资金管理办法及时划拨扶持资金;对于暂未达标的建设项目,将对照设定目标,查缺补漏,解决存在问题,在整改完成后按照上述步骤进行二次评估验收,直至全面完成设定目标,确保符合上级验收标准。

  4.进行总结推广。全面总结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建设的实施经验,结合淮滨县实际,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向全县农村各行各业的有序延伸,形成电子商务进入千家万户的浓厚氛围,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淮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的领导,经县委、政府同意,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的淮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即县电商办),办公室设在县商务局,由县商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县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不定期召开电子商务联席会,协商探讨并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对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进行考核,确保我县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工作顺利开展。

  (二)政策扶持

  1.培育农村电子商务重点示范企业。制定淮滨县农村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评选办法,从全县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中,通过申报、考核、择优认定一批规模较大、成长性较好、创新能力强的农村电子商务重点示范企业。

  2.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应用。鼓励中小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创业青年、退伍军人创业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应用,通过绩效考核,对产业带动强、成长性好的网店予以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

  3.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在电商进农村扶持资金中安排培训经费,用于组织电子商务论坛、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技能培训。

  4.支持建设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支持邮政、合作社、农产品现代流通企业、龙头企业、专业物流配送企业等实体企业,建设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

  5.加大农村电子商务信贷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根据实际需求开发有利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信贷产品,并在利率、办理手续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方便。

  6.鼓励企业进行电商认定。鼓励农村电子商务企业或网店进行工商注册登记,相关部门要简化程序,缩短审批时间,实行一站式服务。积极向上推荐符合条件的电商企业,进行全省统一的电商企业认定。

  7.支持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根据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需要,加快推进全县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网络村村通。各运营商要积极支持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在基本网络建设、资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

  8.支持电商专业人才引进。引进电子商务领域优秀技术人才和管理专家人才,把农村电子商务创业者纳入到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给予扶持。

  9.支持县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电子商务类课程。鼓励县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电子商务类专业,加强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

  10.带动扶贫产业。利用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平台为贫困户提供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贫困户自主脱贫的积极性,使电商销售形成规模化、产业化。

  (三)严格监管

  领导小组及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承建企业、项目实施以及资金拨付的监管。严格遵守有关信息化管理规定,从业人员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工作,遵守网上交易规定,保障网络安全运行、信息的真实准确。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9/04 08:50:22